一花一鳥一世界
本報訊 (記者 汪利利) 成功美術館將于
孫勝利 號夫僧,字合和,別署紫逸軒醉逸草堂。1952年出生于青島市,祖籍山東寧津。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德州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德州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曾獲“中國畫壇百杰”稱號。
采訪者:汪利利
被采訪者:孫勝利
采訪日期:
記者:都知道老師也曾來過蘭州辦畫展,那么這次老是如何看待和成功美術館的合作?
孫勝利:和成功美術館的合作,是基于之前和《神州詩書畫報》得合作,之前有做過報紙宣傳,效果很好,報紙發表后有好多各地的收藏家、畫廊、個人喜好者都紛紛電話咨詢、收藏。也被好多地方邀請去展覽銷售。所以在這樣強勢的媒體基石之下成功美術館將會給畫家帶來更多的市場效益和社會名望的提升,通過成功美術館也可以是中國的國畫藝術更好地傳播給不同層次的人帶來不同的國畫文化。
記者:老師的作品多在秋色秋景,卻無秋日的蕭涼,老師如何做到自己筆下的花鳥雄強大氣飽滿?
孫勝利:帶著“我言秋日勝春朝”的心情,從傳統畫中不斷的創新,加入新的技法、新的元素,以顏色的潑彩來提升作品的氣勢。在不斷的傳統中創新自己的新技法,形成自己的秋日風格。
記者:觀賞老師的《故鄉秋色》,仿若身臨其境,自然之美皆匯進老師的畫中,老師如何做到“自然”的過渡?
孫勝利:許多畫家只是在寫生時速錄有靈感的風景,回去后作畫時卻會少了一分“此時此景”的激情,作《故鄉秋色》這幅圖時多次到家鄉的這片高粱地采風寫生,從不同角度去細致入微自然造物的美感和靈動。回去時還要帶幾只高粱掛在畫室里,感受那種自然的氤氳氣息,進而作畫。剛開始畫的小幅的有朋友說太細致而顯得生硬,所以又開始調色使筆,這次沒有局限于紙面,而是放開了隨思想游走而作,不做到面面俱全,在氣勢和意象上朦朧見細致、生機自然。通過紅、黑、白的變換來過渡。
參觀者駐足孫老師畫前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隴ICP備17005074號隴網文(2016)6819-012號
2018 www.notedse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