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古書畫修復的絕活傳人張旭光
2011年12月15日 16:45 天津網

修復前

修復后
開欄語:故宮(微博)博物院文物保護科技部——位于故宮西華門內的一座安靜院落。故宮博物院文物保護科技部主任苗建民介紹說,這里每個工作室都有正在修復的國寶級文物,每個小院里都能人薈萃、各懷絕技。從本期開始,“走近故宮國寶修復專家”欄目將帶您走近那些以自己全部才華和智慧默默無聞地呵護著國寶的修復專家、能工巧匠?! ?/DIV>
張旭光上中學時正趕上“文革”,父親張耀選在干校勞動,被緊急召回北京,然后直奔長沙,搶救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畫、帛書。那些經他父親妙手保全下來的稀世珍寶,就收藏在湖南省博物院。
見識絕活巧手
張旭光,一個京腔京調的中年漢子。他忙著手里的活計。寬大的工作案臺上,鋪展著一張元代畫作,局部殘破損傷嚴重,正在修復。只見他的右手在畫面上輕輕地搓著,徐徐地滑動手指,就像魔術師神秘的手,搓出一個又一個如牙簽、如火柴棍兒一樣的小紙卷兒……
這是古書畫修復絕活中的關鍵步驟之一:搓揭。揭裱修復,一般用鑷子揭,手感要好,稍稍一點兒抖動,可能就揭殘了,更難的是,有些畫紙的纖維朽了,斷得破碎,幾乎失去了拉力,用鑷子根本沒法揭。這就必須使用搓揭的手法了。
搓揭這活兒,全憑手感。張旭光的功夫,是閉著眼睛也能搓出來。經張旭光的手修復的國寶古書畫有許多,不久前完成的是修復《明代正統皇帝圣旨》。那是甘肅省張掖市博物館征集到的正統十年圣旨,正面勾有純金云龍圖案,背面為純金撒金的雙面蠟箋紙。送修時通體殘缺斷裂、霉斑、缺字,有些地方都漚爛了。
一道“圣旨”給他出了大難題,需要攻克幾道難關。他邊研究、邊試驗、邊修復,整整干了一年!他對付出的艱辛不愿意多談,說干啥吆喝啥,自己就琢磨唄。他的琢磨實現了兩大突破:一是通過他的科研課題,恢復了蠟箋紙制作工藝,做到了“揭比同質”,就是局部修復后與原來的蠟箋紙基本同質。二是配出了“明黃色”,圣旨使用的明黃色,是用高嶺土等多種礦物質及天然顏料配成,堪稱宮廷內務府“秘笈”,而且不見諸文獻記載。多少年也配不出的明黃色,竟讓他給攻克了。做到了“揭比全色”。他說,不敢說跟原來的明黃色一點兒也不差,那種透亮、明快的黃,已經非常近似了。別人看不出,我能看出細微的那么一點點的差別,再努力吧。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把修復《明代正統皇帝圣旨》的科研成果寫成論文,擬在院刊發表。記者問,絕活兒都是秘不示人的,民間有“教會徒弟,餓死師父”的說法,您不擔心嗎?他說,沒有。我父親就從來不保守,他教給徒弟的,比教給我的還多。
裝裱世家得真傳
張旭光出生在裝裱世家。早年,他姥爺劉定之是在蘇州、上海聞名的書畫裝裱修復大師,先在蘇州開“晉直齋”,又到上海開“劉定之裝池”。老先生一身的好手藝,沒把絕活兒傳給兒子,卻傳給了女婿張耀選。只因為女婿心靈手巧悟性高,是干這個的材料。張耀選也真爭氣,不到而立之年,就是上海灘一流的古書畫修復高手了……
1953年,新中國的故宮博物院籌建古書畫修復室,國家文物局局長王冶秋(時任副局長)帶著院長吳仲超到上海恭請劉定之爺倆兒進京……于是,張耀選就成為故宮博物院古書畫裝裱與修復的開創者、奠基人。張旭光上中學時正趕上“文革”,父親在干校勞動,被王冶秋點名緊急召回北京,然后直奔長沙,搶救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畫、帛書。那些經他父親妙手保全下來的稀世珍寶,就收藏在湖南省博物院。
張旭光得到父親的真傳。他說,父親對基本功的要求,比如排筆、鬃刷、壓石這些工具,怎么拿著、怎么使喚,不是嚴格,是非??量?!我那時才二十多歲,覺得能裱上就行了。我的手法差一點兒,父親一瞪眼,我就知道錯了,快改。父親不僅傳給了他一絲不茍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教會他怎樣做人。改革開放后,找父親裱畫的人多起來。張旭光業余時間幫著父親裱畫。一天,有人拿來一張黃胄的畫,因保管不慎發霉了,要除霉后重新裝裱。那畫用的是夾宣,他在揭裱時,無意中揭出一層,就放在一邊。一個朋友看見了說,補個印章,就又是一個黃胄??!父親這才注意到。他當著朋友的面就說,你要么把它給本主,要么當著人家的面把它給毀了。做人要憑良心,要走正道,邪的歪的,你甭想!
甘于寂寞平凡心
他們的工作環境太安靜了?;掖u灰瓦,屋頂沒有琉璃瓦。原來,這里是“冷宮”,是遺妃們養老的地方。他們原先是在太子學堂那個院子,后來搬到這里,純屬偶然,卻與他們的工作性質有幾分相似。做著冷門的工作,默默無聞,日復一日地修復著文物……
我問張旭光有沒有感到職業疲勞或心煩的時候。他說,還真有。就是自己再熱愛的職業,如果是重復性的活兒,干久了,也有煩的時候。根據“最小干預”原則,修復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要盡可能多地保留文物的原始信息,所以,能不修的就盡量不修,能小修的就盡量小修。其實,這對修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要不斷地探索更新、更好的方法。有時被“憋”在那兒,想不出轍來,煩呀!就出去轉一圈兒,是絕對不能“硬做”的。心情不好,沒有感覺,必須停下來,因為文物安全最重要!他說,我們這活兒責任重大呀,非有極大的耐心不可,不說提心吊膽,也要小心翼翼。心累呀。當然,成功修復了一件文物,心中也有無限的喜悅!那種幸福,沒法說,比什么都美!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