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剛山水畫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青年山水畫家鄧剛先生的山水畫作曾多次在蘭州成功美術館舉辦的書畫展覽活動中亮相,給前來參觀的書畫愛好者留下了很深的現代山水印象。 5月18日由甘肅成功書畫藝術研究院、成功美術館舉辦的“滴墨成香 夏初藝象——2017成功美術館館藏中青年國畫家作品夏季綜合展”活動開啟,再次展出了鄧剛先生精心創作的數幅山水畫佳作。
自古以來,山水一直是文人墨客熱衷贊美的題材,一種難以割舍、反復吟詠的美好情懷。山水文化在中國的積淀有多厚,傳承就有多遠。所以,幾千年來,無論是文人筆下的山水詩篇,還是畫家畫作中的青山綠水,都體現出我們中國人濃厚的山水文化情結和民族底蘊。而鄧剛先生的國畫創作以時代山水為主,傳承千百年來的山水繪畫之統,筆墨所反映者乃是悠游于山水的身心自由,是個體生命對天地宇宙永恒的體驗,也更是國人關照世界的精神哲學所在。
鄧剛山水畫《寒樹依微遠天外》
鄧剛先生的國畫作品,畫面工質、細密,線條有著強烈的寫意性,筆墨中融匯著畫家內心激蕩的情感迸發。形質介于今古之間,神韻卻傳承自魏晉,尤其唐以來文人山水的筆墨精神與情感生發。在構圖和空間的處理上疏密、徐緩,布承上的藏露、遠近,構成了其畫作流云、飛瀑,茂林、修竹,田舍、樓臺等特有的精神力量,呈現了畫家對于自然山水,對于國畫審美的個體生命體會。
先生所畫山水,不因其在自然中所見的某山某水而限制他創作的情感生發和意象表達,也不因師法古人的筆墨、圖式而裹足不前。在其山水繪畫的呈現上,雖未完全脫離筆墨形質的束縛,但在繪畫審美和空間構成上,已達融匯古今,兼具中西的境地。他的山水繪畫,所囊括者山川自然,所幻化者春秋四時,是站在文化的高度的思想傳遞,是站在國人千年審美傳承上精神弘揚。
鄧剛山水畫《秋溪》
觀鄧剛先生的山水畫,欣賞者會有一種置身山水田園之間的真實和自然之感。在先生的每一幅精心描繪的畫卷里,我們處處可見古人詩文中描述的理想中的那種情景,那種自然的生活氛圍:小橋流水潺潺,瀑布飛流直下;遠山若隱若現,樹木蒼翠挺拔;層巒疊嶂起伏,偶見峭壁懸崖;野渡無人舟橫,云霧繚繞人家……山的厚重,水的靈動,田園的靜謐,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同生共存的美好愿望時時彌漫其中,讓欣賞者在筆墨之間盡情感受、發掘著大自然的天然之韻、神奇之美。鄧剛先生的每一幅畫作都是一首清新淡雅、詩情畫意的山水田園詩歌,令欣賞者流連忘返,深深沉醉其畫作之中。(《當代書畫家》/成功書畫家網記者 左左)
畫家簡介:
鄧剛,1974年生于安徽來安。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996年畢業于安徽阜陽師范學院美術系,2008年結業于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賈又福工作室精英班,擅長山水。所作作品二十余次入選中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大展并有獲獎;被數十家省市美術館、博物館和國際友人收藏。

鄧剛山水畫
鄧剛山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