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華民入展畫作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東港市美協名譽主席、廣西師范大學客座教授陳華民先生的國畫作品多以“蘆葦”為主要的表達題材,重在表現家鄉特有的自然風貌。他極具感染力的蘆葦風光畫作曾多次入展成功美術館舉辦的各類型書畫展覽活動,筆墨深深地吸引每一位前來參觀的書畫觀者,也廣受社會各界書畫專業人士的好評和贊賞。6月20日,由甘肅成功書畫藝術研究院、成功美術館舉辦的“翰墨消夏——成功美術館丁酉‘館藏四季·夏’書畫新作聯展”在成功書畫家網、成功美術館微信公眾平臺以“O2O”展覽模式,與廣大書畫愛好者、藏家見面,陳華民先生的數幅國畫佳作再次亮相展覽。
陳華民先生筆下的“蘆葦風光”畫作有著時代發展的精神和人文關懷,他筆下的水墨蘆蕩被賦予了博大的人文精神,成為記錄時代腳步、弘揚時代精神的象征。先生自幼就在蘆葦蕩中長大,他的祖祖輩輩也都在此生活,這片蘆葦蕩呵護和養育著世世代代東港人民休養生息,繁榮發展。對此,陳華民先生有著很深厚的感情。所以,他筆下以蘆葦為題材的中國畫,融入了很多的人文景觀在里面,有蘆蕩中的亭臺樓榭、車船人家、學校工廠,還有那些出沒于森莽之間的雁鵲飛鳥。在先生的筆下水墨蘆蕩被賦予了與人類成長發展相同步調的生命力和頑強力。所以,先生的每一幅畫作,都于雄渾厚重中見清雋,于勃勃生機中見率真,帶有強烈的時代烙印,極具感染力和生命力。
陳華民入展畫作
在國畫題材的創新中,陳華民先生是蘆葦題材繪畫的首創者,在以蘆葦為題材的創作中,抓住蘆葦為畫面主要構成,融入揮之不去的鄉情為境界升華,構成了其繪畫與眾不同、風格迥異的特點。而他以家鄉黑土白水為主題的創作,融匯古典山水繪畫的筆墨精髓和時代審美,以現實生活中所見山水的舍去,又帶給讀者與眾不同的視覺及其精神的享受。
觀先生筆下的在“蘆畫”作品,筆墨多用小寫意的方式表達,也有部分大寫意的繪畫手法渲染,以表現蘆葦蕩的宏偉氣勢。在寫實的繪畫創作中,陳華民先生也多用色彩去渲染,增加畫面的生動感,讓欣賞者從不同視角,感受到不同角度的審美體驗。在色彩的運用上陳華民先生從傳統中汲取養分,以墨色為主,不斷的探索創新,融合一些西方的繪畫色彩元素,使得自己的畫面更加的豐富和立體,也更加為書畫欣賞者所喜愛和青睞。
陳華民入展畫作
陳華民先生畫“蘆葦”,并不是單單去畫蘆葦,而是畫以蘆葦為主題的田園山水畫、花鳥畫,這就是建立在傳統基礎上的創作,他將人類與自然相契合、和諧共存的環境展現在每一位觀者的面前,場面宏大而壯闊。藝術好比是一顆大樹,傳統藝術就是樹根,而吸收了養分的現代藝術,就好比樹干。有的人信奉傳統藝術,有的人瞻仰現在藝術,而陳華民先生的國畫創作則是在堅守傳統藝術的基礎上去展現現代藝術帶給人們的美好和精神內涵。陳華民先生的蘆葦畫作,開拓了國畫山水的題材新風。他在給予大自然人文關懷的同時,從中獲得了許多真知灼見,并真正認識了蘆葦、蘆蕩的性格特征及它們生命的內在價值和外在表象,他用自己手中的畫筆像廣大的千萬觀眾講述著生命的真善美。(《當代書畫家》/成功書畫家網記者 左左)
畫家簡介:
陳華民,又名陳華明,自幼酷愛繪畫,涉獵多項畫種,上世紀80年代后期熱衷于山水畫創作。作品參加過全國第六屆、七屆、八屆美術大展和單項展,曾獲得全國二等獎、三等獎、優秀獎。有關報紙、刊物、電視臺曾對其做過報道。作品獲得了專家的好評及收藏家的喜愛。曾被全國六屆美展聘為特邀評委,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東港市美協名譽主席、廣西師范大學客座教授、北京大學客座教授、中國收藏家協會北京創作基礎特聘畫家、北京書畫院特聘畫家、黃海畫院院長。

陳華民入展畫作
陳華民蘆葦畫作《紅葦江畔美如畫》
陳華民畫作《蘆蕩十月歌不斷》
陳華民畫作《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