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輝畫作《冷碧新秋水》
成功書畫家網(記者 馮宜玉)7月4日報道 成功書畫網(微)拍第八十六期預展已正式開啟,據悉本次拍賣將繼續拍出成功美術館館藏當代書畫名家作品30幅,結拍在本周五下午舉行。成功美術館館藏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寧德市畫院院長、美術家協會主席李輝先生的花鳥畫作《冷碧新秋水》也將入拍。
在中國對于荷花的贊美由來已久,無論是詩詞還是繪畫都留下了諸多經典作品。或如楊萬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燦爛,或如李璟“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的蕭瑟,都成為千百年來文人騷客心中最美的自然之景。此次拍出李輝先生的這幅《冷碧新秋水》,畫家以唐代詩人白居易《龍昌寺荷池》中詩句為題,在圖畫與文字的共同構建下,賦予了作品寥落、悵惘的詩意情懷。
在水的作用下,墨的層次逐漸分離開來,由濃及淡漸至無色的留白,以及濃墨之上的水色斑駁,將荷塘與整個自然世界緊密的聯系到一起,時間、空間甚至是天氣都在這種墨色的變化中,畫家都做了很好的交代。筆者情不自禁口占一絕“墨寫一殘荷,留的聽秋雨”而直抒心中感懷,進而概括李輝先生這種由物象塑造的精湛筆墨呈現,再到情感波瀾的賦予融合,最終到畫面境界的營造和生命之象的線性藝術思想體現。這的筆墨語言,在筆墨技法層次上也體現了畫家在墨與色彩之上那充滿理性的駕馭和混含著感性的內心復雜情緒,并于其中傾訴他內心向往的繪畫藝術路途和方向。
佛家有禪機曰:“一沙一世界,一葉一天堂”。李輝先生以一塘之荷呈現自然四時變化,以墨寫“荷”之世界,構建其心語世界的妙悟。這種對自然世界觀察和自己內心世界的感受與發現,也正如其作品帶給觀者的視覺和內心的沖擊與觸動。
展開畫幅,水墨與色彩恣意淋漓構造的荷塘、蓮葉以及秋露(或者秋雨)占據大塊的面積,而僅僅在右上角以淺絳色彩留下一朵荷花的影子,畫面在大與小、濃與淡、廣博與狹疚的對比中,形成“冷碧新秋水,殘紅半破蓮”的自然之象。畫家在象與非象、似與不似之間景象呈現中,著意國畫寫意筆墨的意境之美再造,最終歸于“從來寥落意,不似此池邊”的情感流露和意境營造。這也正如李輝在《藝術•我》一文中訴述其內心的“荷之世界”,那最深情、最深刻的情愫波動和生命境像:“我又回到了故鄉的古道,我又到我的荷塘去種那坦蕩成片的紅荷白荷,那田田荷葉,臨風輕卷,似婆娑起舞,而那秋天的荷塘又是一片蕭殺,一片的繁雜,一片的悲壯-----這其中不正是生活的啟示,藝術的啟發?”
李輝,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福建省畫院特聘畫師,寧德市文聯副主席,市畫院院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河北美術學院兼職教授,廣州大學客座教授。曾多次擔任全國美展、省美展的評委。“水墨情懷”國畫名家邀請展學術主持人。當代最具學術和市場價值潛力花鳥畫百家。2009年當代國畫60家,2010年中國美術百名優秀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