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畫作《清夏無塵》
成功書畫家網(記者 馮宜玉)10月19日報道 成功書畫網(微)拍第九十四期預展已正式開啟,據悉本次拍賣將繼續拍出成功美術館館藏當代書畫名家作品30幅,結拍在本周五下午舉行。成功美術館館藏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寧德市畫院院長、美術家協會主席李輝先生的花鳥畫作《清夏無塵》也將入拍。
荷花是中國花鳥繪畫中永恒的主題,古人以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喻君子之德,在詩歌國畫中多有佳作傳世。如楊萬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絢爛,如石濤的“不見峰頭十丈紅,別將芳思寫江風;翠翹金鈿明鸞鏡,疑是湘妃出水中”的飄逸雅致;畫作如南宋畫院吳炳的《出水芙蓉》,就生動細膩的刻畫了荷花清新脫俗的優雅氣質,由此而成為中國古代荷花繪畫藝術中的精品代表。當代畫家李輝先生的荷花畫作,繼承了文人繪畫水墨灑逸、墨彩豐富、崇尚內美特征,進而吸收徐青藤寫意繪畫筆墨大膽、變形夸張的藝術因素;在色彩上又有近現代以來中國繪畫變革中形成雅俗共賞的特征。概而言之,李輝先生以自己的眼耳、身意的感官所見觀照自然之“荷”,又以墨色生花的中國繪畫筆墨繪寫藝術之荷,進而表達了他內心深處“最深情、最深刻的情愫波動和生命境像”。
對于文人畫,陳衡恪先生曾這樣界定:“畫中帶有文人之性質,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畫中考究藝術上之功夫,必須于畫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謂‘文人畫’”。而李輝先生在其《藝術•我》一文中訴述其內心的“荷之世界”說:“我又回到了故鄉的古道,我又到我的荷塘去種那坦蕩成片的紅荷白荷,那田田荷葉,臨風輕卷,似婆娑起舞,而那秋天的荷塘又是一片蕭殺,一片的繁雜,一片的悲壯-----這其中不正是生活的啟示,藝術的啟發”?千百年來中國的畫家們,以其手中紫毫、案頭素宣,向我們呈現著他們對世界、對自己、對天地哲學的理解:向外發現了自然世界的美好,向內發現了自己的深情,進而探索孜孜以求宇宙天地間生命的意義。恰如李輝先生這幅素雅的《清夏無塵》中表現的,簡簡單單的黑白之間的變化與過渡,所彰顯是中國繪畫審美哲學最簡單卻又最深奧的道理。
再直觀的欣賞這幅《清夏無塵》,畫面空濛,墨色濃淡相宜,再加上一直亭亭玉立的白荷的對比,將黑白對比、濃淡共存的辯證審美發揮到了一定的高度。透過畫面帶給我的直觀感受,在墨色的變化、留白的無限中尋找畫家寄寓于物象和畫面之外的精神思考和情愫變化,這是大自然對畫家的啟示,炎炎夏日以畫中荷之清雅,為觀者煩躁喧鬧的內心帶來思思清涼。當然這也更是千百年的文化積淀對其筆墨的滋養,是“淡”而“雅”的詩書文化對其藝術精神的鍛造。
畫家簡介:李輝,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福建省畫院特聘畫師,寧德市文聯副主席,市畫院院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河北美術學院兼職教授,廣州大學客座教授。曾多次擔任全國美展、省美展的評委。“水墨情懷”國畫名家邀請展學術主持人。當代最具學術和市場價值潛力花鳥畫百家。2009年當代國畫60家,2010年中國美術百名優秀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