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忠上拍畫作《知音圖》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畫藝術協會名譽主席、中國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華夏民俗書畫院院長趙子忠先生筆下的人物畫以舊市井、民俗民風、歷史人物、當代風情為創作題材,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他以流暢的線條和隨心所欲構造出不同的形態、動態、神態,給觀者以美的享受。趙子忠先生的人物畫曾多次在蘭州成功美術館舉辦的展覽中亮相吸引眾多書畫愛好者前來參觀欣賞。其作品也曾多次上拍成功書畫網(微)拍拍賣活動,備受書畫藏家的青睞。
觀趙子忠先生的人物畫撲面而來的是濃郁而親切的民生氣息,畫面樸素,線條流暢,意趣詼諧,意境高遠,有詩的含蓄、深廣,有史的沉穩、凝重,真實地概括了一段滿含艱辛而又苦中有樂的民生歷史。他筆下的眾生百相,可謂“亦詩亦史”。先生作畫有一種執著的精神,幾十年來淡泊寧靜,安貧樂道幾至忘我,“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喻大不為過。天道酬勤,他雖已年逾花甲,仍老驥伏櫪,永葆藝術青春。成功書畫網(微)拍第九十八期拍賣將再次為廣大的書畫藏友們帶來一幅趙子忠先生創作的人物佳作《知音圖》。
隨著社會的前進和科技的發展很多人們印象中的市井生活正在逐漸的被新的事物替代和改變,有些甚至在飛速發展的社會中被匆匆前進的人們所遺忘了。然,趙子忠先生卻用筆墨將那些過去的舊事舊物認真的記錄在水墨之中,宣紙之上,先生竭盡全力的在紙上來表現一個時代的記憶,也在展現著繪畫語言和現代文化的一種傳承和發展的關系。
所以,在幾十年的民俗題材繪畫的創作中,趙子忠先生一直力圖將民間的文化,眾生百態、販卒走夫的真實生活狀態表現出來。民俗圖內涵豐富,既描繪舊時民間的物質、文化水平的落后和貧乏,廣大百姓的窮困和無奈,而另一方面也展現了人民群眾的智慧,堅毅以及他們堅強的生活情趣和樂觀心態。這便是趙子忠先生透過畫面想要傳達給每一位欣賞者的精神內涵。
在《知音圖》一畫中將公園一角遛鳥的大爺和鳥都形象的寫在了畫面之中,“鳥遇知音也有情”以一只靈活的鳥兒停在大爺的手上來展現人與動物之間的情誼,也表達著人物自然和諧相處的一種生態。畫中賦“鳥”以人世間的情誼,給人以生命之間的和諧和平等,讓人心生感動。也正是因為市井小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讓許多生活在大城市中忙碌的人們感念著那些逝去的美好時光。那時候高樓大廈很少,那時候城市樹木繁茂,花紅柳綠……那時候的平常。
趙子忠先生的畫作帶欣賞者的總是一種追憶和感動,他筆下無論是人物或景色都極具“詩意”和“情意”,作品有神、有情、有意。先生筆下的眾生相,以寫意技法,力求神似,洋洋灑灑。信筆涂來,生動活潑,出神入化。人物場景造型簡樸,情趣盎然,神態別致,意味深長,是為詩也,亦為情也。
民俗文化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很重要的一個部分,需要我們很好的傳播和發揚光大。而民俗畫又是民間文化很好的載體,所以這也是趙子忠先生一直鉆研于民俗畫的重要原因,一個畫家舍身立命想要表達的精神,更是“民俗繪畫”存在和發展的意義所在,它承載著很重要的文化歷史使命。 (文/成功書畫家網 《當代書畫家》記者 左左)
畫家簡介:
趙子忠(筆名寅森)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學會副主席,中國書畫藝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蘭亭書畫院院長,中國人文書畫院名譽院長,華夏民俗書畫院院長,中國民族藝術家協會副會長,國家一級美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