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必位山水畫
本網10月8日訊(記者/汪利利) 楊必位先生的山水畫以其獨具風格的水墨寫實和筆墨技法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喜愛。先生的山水畫蘊育自然情懷,書寫悠游山野之鄉的靜謐和大美,作品曾多次在成功美術館舉辦的各類大型書畫展覽中亮相,其山水作品將自然之境和水墨變幻在形式和內容上深度融合,反映出畫家對傳統的認識與理解,并呈現出畫家的氣質及審美趣好,也給人們帶來淳厚的人文景象。
楊必位先生的山水畫作,繼承了魏晉以來文人繪畫的詩性美與自然美,在堅守傳統有融貫古今的筆墨道路中形成了屬于個人氣質的意蘊之美。其山水展現是人與自然交互往來的關系,是人與時空追溯綿延的關系,是自然與藝術的畫里畫外關系,是建立在中國山水審美傳統上的主客觀關系。先生的山水畫創作在實踐中重視書畫文化源頭的研究,畫面內外均有傳統審美精神的體現。他的山水畫作品對長江三峽、巍峨太行都有反映但又與眾不同,他更注重從精神入手去體察人與自然呼吸與共的脈搏躍動。
楊必位山水畫
欣賞楊必位先生的山水畫入目便是層疊的山峰和蓊郁的樹木,煙云翻騰下的高山密林幽靜而充滿著隱逸的清凈之感,雄厚與靈動、粗獷與細膩、緊迫與舒緩并存的筆墨,帶給欣賞者的除了心靈的放松更多的是自然之氣的純凈和美好。
楊必位先生的山水畫作,山巒競斜但不峭絕,筆墨枯潤并用、空間虛實兼具、意向韻趣相生、色彩以簡帶繁,讓觀者感受到一種氣韻流動之感撲面而來,不知不覺受其感染。先生對山川的理解與表現無不體現著傳統的繪畫精神和現代的審美意趣,畫面層次豐富,筆墨富于感情,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游走使得先生的筆墨更加的自然和富有生命的氣息,其作品結合了渾樸與野逸,取舍了典雅與精微,交融了情意與畫意,正是他追求靈動、進入佳境的體現。當他將這種自由自在與蒼樸雄厚凝聚于筆尖,將其所感所悟融合到繪畫之中的時候,心無雜念爐火純青的筆墨就會躍然而出,收放自如且情意充溢,一種生動的氣韻也由此產生。
楊必位書法作品
觀先生的作品多以長江三峽、巍峨太行為主要創作題材,筆墨細膩充滿情感,在“似與不似”之間蘊含了超物的天趣。他筆下的長江三峽和太行充滿著壯闊豪邁和吞吐萬物之意,構圖慎密充實,豎劃三寸當千仞之高,橫抹數尺乃百里之迥,灑脫隨意的筆墨皆不失雄闊宏偉的大家氣慨。先生的畫作不管是大幅或是小幅都有著無限的寄托和內心的表達,也因深含內蘊而為欣賞者帶來更多的人生感悟和無窮的遐想空間。
近日,甘肅成功書畫藝術研究院聯袂成功美術館、成功書畫家網特地組織的“丹青秋韻 喜迎國慶——戊戌成功美術館館藏山水名家線上回顧展”書畫藝術活動中楊必位先生的山水畫作亮相。
畫家簡介:
楊必位,1945年生,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聯授予的“ 97中國畫壇百杰”畫家。曾任重慶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政協重慶市第九屆、十屆、直轄市新一屆、二屆委員,重慶市文聯委員。曾擔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精選畫庫》出版委員會委員及重慶卷主編,迎接香港回歸全國藝術大展藝委會委員。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重慶創作中心常務副主任,重慶市文史館館員及重慶市文史館書畫院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