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富先老的含義是什么?一方面,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創造了經濟奇跡,但是人均GDP卻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另一方面,與此相對,我國目前人口平均年齡的增加卻高于發達國家同期增長水平。2017年,全國65歲及以上人口15831萬,占總人口的11.4%;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老齡化水平達到17.17%; 2025年,六十歲以上人口將達到3億,中國將成為超老年型國家。高斌秘書長指出,和迅速增長的老齡化人口相對應,中國撫養比連年下降,人社部發布的《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報告2016》顯示,2016年全國平均撫養比為2.8,什么意思呢?就是2.8個勞動力(繳養老保險)要養一位老人。這個數據在2014年是2.97,2015年是2.87。這個數據也從另一個角度表明,家庭養老模式已逐漸不堪重負,公辦養老院、民辦養老院、社區養老場所等各類所有制養老機構應運而生。中國傳統養老模式發生巨大變革,從而對中國傳統孝道文化產生深遠影響。
發布會現場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各地興起的寺院養老受到了我們的關注,在對福建寧德資國寺彌陀村進行調研后,中國文化書院決定和寧德市佛教協會聯合舉辦‘當你老了——2019首屆(中國福鼎)佛教養老論壇”,高斌秘書長介紹論壇的緣起時說,論壇將由北京三智文化書院、福鼎市佛教協會、福鼎市普賢慈善會和資國寺共同承辦,時間為2019年2月26日—28日,論壇將圍繞四個主題:1、養老的多元化與多樣化;2、公益養老的政策破局;3、佛教養老的未來趨勢;4、養老與智能化。論壇將向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征集論文并出版,邀請請政界、佛教界、學術界、企業界、媒體界嘉賓圍繞佛教養老主題,智慧碰撞,展開廣泛而深入的研討。論壇三天的議程主要有:開幕式、參觀考察彌陀村、主題演講、圓桌論壇、電視對話、慈善拍賣,新年祈福音樂會等。
論壇副主席、福建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寧德佛教協會會長、資國寺住持賢志法師致辭
發布會上,論壇副主席、福建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寧德佛教協會會長、資國寺住持賢志法師對佛教安養院彌陀村的運作模式、理念進行了詳盡而生動的介紹,據了解,從1997年倡導佛教養老理念以來,資國寺歷經20余載打造“佛教敬老院——彌陀村”,迄今已經入住全國各地老人200多位,第三期彌陀村投入使用后,入村養老的老人將達千人,彌陀村醫養結合,入村養老的老人全部享受免費中醫施診施藥。資國寺還申請成立普賢慈善會,將養老等公益事業全部納入慈善會管理,實現公益事業,陽光操作,規范管理,健康發展。賢志法師也因此被彌陀村的老人們親切稱為“養老和尚”。賢志法師表示,未來,彌陀村還將成立科技養老體驗中心,打造智能化養老示范基地。舉辦佛教養老論壇的目的,就是為了弘揚佛教慈悲濟世的精神,回報四重恩,為社會養老事業和健康中國戰略作出應有的貢獻。
論壇副主席、安馨養老創始人鄂俊宇致辭
養老管理服務專家、龍湖集團養老事業部首席顧問趙良羚致辭
著名播音藝術家、中國傳媒大學鳳凰學院客座教授張文星做精彩分享
發布會上,三智集團董事長郭佳肅、論壇副主席、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大健康與養老產業分會副會長、安馨養老創始人鄂俊宇,養老管理服務專家、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標準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龍湖集團養老事業部首席顧問趙良羚,著名播音藝術家、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任播音員、中國傳媒大學鳳凰學院客座教授張文星先后進行了精彩分享。嘉賓們認為,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人口老齡化來得早、來得快、數量多,養老行業的現狀是觀念傳統、基礎薄弱、人才缺口巨大,養老服務質量滯后等,政府在著力完善養老保障政策的同時,應鼓勵養老的多元化、規模化、連鎖化發展,加強養老護理人員職業技能培訓,提升養老服務質量,推進科技養老,智能養老,完善養老軟硬件環境,逐步實現有尊嚴養老,優雅養老。
論壇主席、中國文化書院長王守常教授總結發言
新聞發布會上,針對記者們提出的問題,嘉賓們各抒己見,妙語連珠,博得陣陣掌聲。最后,論壇主席、中國文化書院長王守常教授總結致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華傳統美德。中國早在唐代就有養老金制度,佛教寺院創辦安養院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早在梁武帝時期就有佛教寺院舉辦獨孤園,唐朝武則天時期則有“悲田養病坊“,宋代則有居養院和安濟坊等“福田院”。新時期,佛教養老的興起,從某種角度來說,無疑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文化現象。我們希望,作為全國首次舉辦的佛教養老論壇,能夠吸引更多的專家學者和有識之士對這一現象進行研討,探索佛教公益養老背后的文化意義,從而更好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促進社會和諧健康發展。
嘉賓合影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隴ICP備17005074號隴網文(2016)6819-012號
2018 www.notedse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