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世紀以來,肇慶藝術界英才輩出,深厚人文歷史和多情自然山水滋養了大量山水畫名家和國畫佳作,肇慶與嶺南畫派更是有著源遠流長的關系。今年正是改革開放40周年和肇慶命名900周年的歷史時刻,肇慶首次和中國美協合作舉辦全國性展覽,意義非凡、影響深遠,這將成為推動肇慶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新起點,進一步擦亮“中國硯都 七星肇慶”的城市名片。
專家盛贊畫展范圍大、題材廣、影響深
此次畫展自今年2月份開始面向全國征稿,得到了全國山水畫藝術家的積極響應和踴躍投稿,先后收到來自全國各地3000多件參賽作品。在參展的作者中,老中青三代各顯奇技,青年畫家尤以高校研究生、教師、博士居多,蔚為壯觀。
今年8月和9月,中國美術家協會組織大量專家分別在北京和肇慶對作品進行流程嚴格的初評與復評,從3000多件作品中篩選出203件入選作品,其中40件作品的作者具備申請加入中國美協會員的一次條件。
本次畫展題材廣泛,作品中有人物、山水、花鳥等題材,且各具特色,尺寸規格全部在六尺以上。其中反映肇慶題材的有20多幅優秀作品,包括肇慶本土畫家在內的28幅廣東畫家作品入選這次全國畫展。記者提前探營看到,入選作品有不少選取了肇慶端硯、七星巖、鼎湖山等群眾喜聞樂見又反映肇慶人文歷史和自然風光的元素進行創作。
中國美協理事、廣東省美協主席、廣州美術學院院長李勁堃告訴筆者,中國美協高度重視肇慶舉辦全國性畫展,派出了高規格的策展人員和評審人員,確保畫展辦出一流水平。
肇慶市委宣傳部負責同志認為,此次全國性畫展是肇慶一大藝術盛事,隨著此次畫展的舉辦,將創造更多機會讓全國知名藝術家到肇慶交流和創作,為提升肇慶在中國畫界的知名度、美譽度增添新動力。
肇慶山水像磁鐵一樣吸引畫家的目光
“從題材上看,肇慶國畫中最值得稱道者,莫過于山水畫,實力在廣東省最強。這不但是肇慶的自然風光所造就,更是與一代代畫家的傳承密切相關。”肇慶市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謝曙光說,有史料記載,上世紀40年代開始,近代全國知名畫家便開始關注肇慶。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的高劍父經常到肇慶寫生、作畫,李可染、劉海粟等名家的足跡也踏遍肇慶山水,一代又一代國畫大家在肇慶尋找靈感,造就了肇慶畫壇獨特的山水畫現象。
肇慶學院美術學院理論部主任劉曉慧認為,在肇慶2000多年的歷史文化長河中,宋文化遺存影響最大,表現在國畫方面,即為山水畫的興盛,這一點恰巧與宋代創造了中國山水畫巔峰的地位相契合。
事實上,嶺南畫派的一大批名家都曾經在肇慶這片沃土上留下深深的足跡,如:黎雄才、關山月、林豐俗、郝鶴君、冉茂芹、黎楚池、李國華、陳永鏘、陳金章、馬新林、梁如潔、梁江、李勁堃、王永、崔躍、陳湘波、張彥、范國華等;還有旅居肇慶的齊白石、徐悲鴻、啟功、黃賓虹、錢松巖、李可染、潘天壽、方人定、賴少其、羅映球、陳子毅、方楚雄等,都曾流連于肇慶的山水之間,用濃墨重彩描繪出地域特色鮮明的嶺南風情,形成一片生機勃勃的國畫生態。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嶺南畫派第二代畫家的代表人物黎雄才。他是肇慶本土成長起來的藝術家典范,開創了“黎家山水”技法,是肇慶的一張文化名片,以至于肇慶學院美術學院又稱“黎雄才美術學院”。
山水肇慶滋養了大量國畫佳作。1998年,肇慶入選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鼎湖山、七星巖兩處景區,而肇慶風情的國畫佳作也大多與這兩處山水密切相關。
在繪畫上,被譽為“北回歸線上唯一的綠洲”的鼎湖山成就了高劍父、陳樹人、黎雄才、關山月、林豐俗等人的《鼎湖飛瀑》、李可染的《蒼巖白練圖》、關山月的《雨后云山》《險徑探泉源》《瀑練鎖山居》《微丹點破一林綠》、郝鶴君的《泉聲》、李勁堃的《伐薪者》,方楚雄的《鼎湖山中》等佳作,肇慶鼎湖山也成為國畫山水的常見題材。
肇慶之水靈動奇秀的代表,當屬喀斯特地貌的七星巖。古代文人墨客在七星巖寫下諸多詩詞歌賦,留下許多風格各異的書法崖刻。黃賓虹的《七星巖》、錢松巖的《七星巖山水圖軸》、賴少其的《星湖雨后》,李國華、黃安仁、鄧長夫三人合作的《星湖一角山水圖軸》,黎雄才、李國華、陳子毅合作的《星巖煙雨》、關山月的《七星巖山水圖軸》、方人定的《鷺鳥涉水》、潘天壽的《蘭花》、楊之光的《瑤族少女圖軸》等,都是畫家游覽七星巖后,有感而畫的作品。
回望藝術史,肇慶與嶺南畫派,有著源遠流長的關系。在肇慶,新一代嶺南畫派后起之秀們也繼承著嶺南畫派的衣缽,在傳統中變革,在變革中前進。
肇慶美術館升級改造后可長年舉辦國家級畫展
畫展開幕當天,一期改造完畢的肇慶美術館舉行落成揭幕儀式。肇慶美術館是在開館6年的肇慶學院美術館原址加建及原館升級改造而成,歷時數月完工。完工后的肇慶美術館將實行市校共管“一館兩牌”,未來將以更為開闊的展覽空間、開放的環境、完善的設備以及積極的態度迎接藝術愛好者。
據了解,依托肇慶學院濃郁的文化氛圍與美術學院深厚的藝術底蘊,肇慶學院美術館吸引了國內外知名藝術家前來辦展,平均每年舉辦近30場高水平作品展,成為肇慶市民和游客品味藝術大餐的最佳去處。廣東省美協專職副主席王永認為,肇慶學院美術館是廣東舉辦展覽最活躍的三大展覽館之一。
經過升級改造以后,肇慶美術館將原來1300㎡的展覽館擴建成3400㎡,展線750米,展覽達到恒溫恒濕的國展標準。據了解,二期改造工程也將在今年底開始實施。
目前,肇慶美術館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一個常設展館,用于長年展示與肇慶有著密切聯系的書畫名家的代表性作品,系統展現肇慶文化發展成果。
近年來,肇慶多措并舉建設文化強市,啟動府城保護與復興展示文化自信和城市魅力。肇慶還在全市范圍內成立了多個國畫寫生基地,并在鼎湖山、九龍湖、星湖名郡等多地建立藝術區,集結藝術家們共同創作。近年來,肇慶還策劃了一系列藝術活動,如“肇慶市美術人文資源保護活動”,旨在收集整理肇慶籍或在肇慶工作過的優秀美術家資料,為肇慶美術史留下一個較為清晰的脈絡;開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書畫藝術名家高級課程研修班”和“高劍父紀念館——莫肇生山水畫創作專項課程研修班”,舉辦“湖山情——肇慶市美術人文資源保護活動系列作品展覽”等,以此來重新梳理肇慶與當代嶺南的關系,重現肇慶在中國畫界的光輝,重振肇慶在近現代美術史上的地位。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隴ICP備17005074號隴網文(2016)6819-012號
2018 www.notedse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