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清明上河圖》原畫長5.287米,寬0.248米,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該畫描繪了北宋京城汴梁繁華熱鬧的景象及汴河兩岸優美的自然風光。畫面以出郊、上河、趕集、掃墓為主題,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水平。這幅經典名作,曾被眾多藝術家用木雕、剪紙、烙畫、刺繡等藝術形式進行二度創作,但用中性筆畫形式進行藝術再現,還很少見。
據了解,早在多年前,田海奎就對《清明上河圖》十分喜愛,并產生了用中性筆創作《清明上河圖》的想法。2018年秋他便開始上網查找資料,找到了北京故宮博物館收藏的《清明上河圖》這一版本進行臨摹。為了精準、形象地完成作品,他一邊翻閱資料,一邊按照原作的畫面布局,一點一點地往前推進。
其中,最難的要屬畫里面小人物的表情了,田海奎用0.28毫米的中性筆畫都覺得很費勁,更別說當年《清明上河圖》作者張擇端用的是毛筆了。但田海奎憑著一股執著勁兒,歷時18天,每天耗時12小時用盡17支中性筆芯,一幅長5.2米、寬0.25米的中性筆畫《清明上河圖》終于完成。畫中共有550余名人物,各種家禽60多頭,木船20余只,各種樣式的樹木、房屋無數,整幅畫勾勒得精細入微,人物、山水、建筑等,細膩深入、惟妙惟肖,把作品鋪開,讓人感覺宋代繁華的都市氣息撲面而來。
說起未來的打算,田海奎也有了初步規劃,他準備把中國共產黨各個時期的重大事件做成一幅長卷后,獻禮建黨一百年。看著自己創作的《清明上河圖》,田海奎一臉自豪地說:“如果我的畫筆能給后代留下一滴可延續的墨跡,我將感到無比的欣慰。”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隴ICP備17005074號隴網文(2016)6819-012號
2018 www.notedse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