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浙江省博物館將呈現館藏“明清扇面展”,展覽從館藏書畫作品中,選出明清扇面160余件(組)。展期恰逢杭城夏日,酷暑中與“涼友”相對,清風仿佛,安頓下身心,從寸尺之間進入到前人的生命時空中去。
文人墨客之所以愛扇,除卻引風納涼的功用之外,更因其形制玲瓏素淡,可隨身把玩。偶乘一時之興會,于扇上題詩作畫,抒懷托意,既能自賞,亦可為友人往來贈答,以存彼此嘉誼。
明,王寵,《行書扇頁》
中國扇子歷史悠久,據載舜帝時就有“五明扇”。因材料、工藝、功能、審美的變化,而衍生出各種形制的扇子:有“需他人持之,立張擁身”的長柄儀仗扇,有“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懷中”的白羽扇,有“輪如明月盡,羅似薄云穿”的絹扇,有“傾心曾向日,在手幸搖風”的蒲葵扇,還有“數摺聚清風,一捻生秋意”的折扇等。
明,錢穀,《玉女潭扇頁》
書畫入扇,始于魏晉,興于宋代,盛于明清。隋唐時,團扇盛行,至于宋代,扇上書畫已為雅事。明永樂帝喜折扇卷舒之便,命大量制作,詩賦題扇,遍賜群臣。從此,制扇業快速發展,其中蘇杭工匠制扇大方雅致、質量優乘,尤受文士青睞。明清時期,書扇畫扇之風極盛。
清 髡殘《山水扇頁》
書畫扇面主要有兩種形制:一為紈扇,亦稱團扇;二為折扇。因其尺幅特殊,在章法、筆墨、設色上獨具一格。為了善存與珍藏,明代以前的書畫扇面大多被裝裱成扇頁,現今以成扇形式留存下來的扇面多為清代、近現代作品。
清,項穆之,《燕子桃柳扇頁》
據了解,此次展覽從浙江省博物館館藏書畫作品中,選出明清扇面160余件(組):明人扇面中分為“自適其志”、“與物有宜”兩個單元;清人扇面中分為“書盡清涼意”、“咫尺無涯際”、“取象有風神”、“舒卷自隨意”四個單元。
展期恰逢杭城夏日,酷暑中與“涼友”相對,清風仿佛,安頓下身心,從寸尺之間進入到前人的生命時空中去。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隴ICP備17005074號隴網文(2016)6819-012號
2018 www.notedse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