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国产乱子伦清晰对白视频_欧美色中色_好看的国产精品_一区二区免费电影 - 亚洲视频第一页

元旦去這些地方看展覽

澎湃新聞   2019-01-02 11:23:43   瀏覽數:
  原標題:元旦觀展指南|董其昌大展有兩處,意大利純美木雕再延期

  2019年伊始,各地年度大展精彩紛呈。繼上博“董其昌大展”后,松江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也于元旦前正式開館,20多件上博藏董其昌真跡及10余件臺北故宮藏品高仿本將更立體地展示董其昌書畫面貌。此外,上博漆器展、中華藝術宮的“錢瘦鐵大展”、上海雙年展都值得一看。

  在北京,為紀念滿城漢墓考古發掘50周年,這座極少數未被盜掘的漢代諸侯級大墓中的149套722件文物亮相國家博物館“漢世雄風”特展。

  在杭州,有著沉靜內美底色的浙江美術館意大利布魯諾·瓦爾布特的木雕展應觀眾要求又將延期兩個月。浙江省博物館在展的“海派三人行:任伯年、蒲華、吳昌碩書畫精品展”與杭州恒廬的近現代文人肖像展也都讓人關注。

  上海

  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

  展期:2018年12月7日—2019年3月10日

  地點:上海博物館

  展覽匯集上海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15個海內外重要收藏機構的董其昌相關藏品,共計154件(組)。通過“董其昌和他的時代”“董其昌的藝術成就與超越”和“董其昌的藝術影響和作品辨偽”三個部分,系統梳理并重新詮釋董其昌的藝術成就。

  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開館大展

  展期:2018年12月25日—2019年3月

  地點:松江區醉白池公園內

  上海松江醉白池公園正式揭幕了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展示20多件上海博物館收藏的董其昌真跡及數十件臺北故宮藏品高仿本。其中,一些冊頁為上海博物館割愛的“精品”,對書畫愛好者來說可謂不容錯過。

  千文萬華:中國歷代漆器藝術展

  展期:2018年11月16日—2019年2月24日

  地點:上海博物館

  這是上博首次系統、完整地展出館藏漆器。此次展覽以“漆彩飛揚”“清雅素髹”“雕錦鏤華”“螺鈿萋斐”“金髹彩妝”“閩風瑞光”六個部分,展出281件展品,展品年代跨度從戰國至近代,涉及彩繪、素髹、雕漆、螺鈿等六個門類。以時間為序,以工藝為綱,向觀眾展示了一部簡明的漆器藝術史。

  “鐵骨丹青”錢瘦鐵藝術大展

  展期:2018年10月1日開始

  地點:中華藝術宮(浦東新區上南路)

  “鐵骨丹青--錢瘦鐵藝術作品展”展出中華藝術宮館藏的89件錢瘦鐵繪畫作品,涵蓋山水、花鳥和人物,不少作品為首次展出,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錢瘦鐵繪畫大展。

  藝氣風發:來自劉海粟和劉抗的相冊

  展期:2018年12月21日—2019年1月19日

  地點:劉海粟美術館

  展出來自劉海粟和劉抗私人相冊的200多件珍貴照片,從1910年代跨到1990年代,以攝影的方式詮釋劉海粟與劉抗這對世紀師友之間的藝術交往和情感聯結,也是劉海粟美術館近年來積極推進影像研究,以“圖像證史”的方法拓展中國近現代藝術史和劉海粟研究視域的成果。

  “戴”福迎春——戴敦邦2019新春書畫展

  展期:2019年1月5日—1月11日

  地點:云上· 朵云沙龍 (上海市南京東路422號)

  即將到來的農歷己亥年正值豬年,豬年,古來即有“金豬納福”的美好寓意。戴敦邦一生執筆,值此新春之際揮毫,“戴”福迎春。本次展覽將展出戴老為上海城隍廟創作的《群仙欣會圖》以及戴老最新創作的7米《紅樓夢》長卷,另有部分限量版畫。此外,戴老特意為本次展覽揮毫五言、七言書房小對、“福”“祿”“壽”“禧”單字等,用筆遒勁古雅,圓渾之中見雋逸。

  禹步:面向歷史矛盾性的藝術 (第12屆上海雙年展)

  展期:2018年11月10日 - 2019年3月10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第12屆上海雙年展以“禹步:面向歷史矛盾性的藝術”為主題,通過展出多位藝術家的作品,深度挖掘當代藝術社會角色的構架,探尋一種全新思維方式的重要性。

  紀念李天馬誕辰110周年-李天馬書法藝術展

  展期:2018年12月15日-2019年1月20日

  地點:上海筆墨博物館

  李天馬(1908—1990),廣東番禺人。幼承家學,篤嗜書法。1961年受聘為上海市文史館館員,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分會名譽理事。展覽展示了李天馬先生不同書體的作品,還有其出版的著作,以及照片資料等,可從中一睹其書法藝術。

  辛迪·舍曼中國首展

  展期:2018年11月7日—2019年1月13日

  地點:復星藝術中心

  辛迪·舍曼以“化裝自拍”攝影風格著稱,其融入概念藝術,具有表演性的肖像自拍作品,在拍攝手法上顛覆了傳統攝影強調的紀實性,開拓了攝影的更多可能性。展覽將回顧其藝術創作生涯,呈現128組攝影代表作品。

  弗朗西斯·埃利斯:消耗

  展期:2018年11月9日—2019年2月24日

  地點:上海外灘美術館

  弗朗西斯·埃利斯是一位出生于比利時旅居墨西哥多年的行為觀念藝術家。他行走在世界各地的城市里,他的眼光略過表面,看著那些容易被人們忽略的事物、角落、細節,甚至是內在的關系,并以“稀松平常” 的行為舉動,對他所到之處進行細微且詩意地干涉。

  羅素·楊之造星時代

  展期:2018年10月27日—2019年1月6日

  地點:藝倉美術館

  英裔美籍藝術家羅素·楊(Russell Young)以巨幅鉆石塵絲網印刷版畫和對當代歷史和流行文化的挪用藝術聞名。展覽匯集25位中西方名人肖像作品,70余組波普藝術創作,4段絕世巨星試鏡影片,展現那個年代美國重大文化事件和流行音樂。

  青峰嘉年——滬上迎新畫展

  展期:2019年1月1日—1月31日

  地點:青峰堂(上海市黃浦區魯班路100號 大同古玩殿112-113室)

  展出白瓔、鮑鶯、陳林、范春曉等這十位畫家作品,他們大多數以工筆畫為主,又都有各自的藝術探索和追求。

  江蘇

  瑯琊王:從東晉到北魏特展

  展期:2018年12月22日 - 2019年4月14日

  地點:南京博物院

  展覽圍繞瑯琊王司馬金龍展開,將江蘇出土的東晉文物與山西出土的北魏平城時代文物進行對比展出,揭示東晉和北魏如何在政治、經濟、文化迥異的背景下,通過不同族群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從而促成5至7世紀的南北方交融與變革,實現平城和建康兩座都城之間的互動。

  世界巨匠:意大利文藝復興三杰

  展期:2018年11月28日—2019年2月24日

  地點:南京博物院

  展覽展出“文藝復興藝術三杰”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及其追隨者的68件作品,展示了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的藝術成就。

  百年宋文治:紀念宋文治先生誕辰100周年特展

  展期:2018年12月20日—2019年3月20日

  地點:江蘇省美術館

  展覽既是對山水畫畫家宋文治創作生平的一次回顧,也是20世紀50年代以后中國山水畫發展的一種濃縮。他于20世紀50年代所奠立的山水畫范式,不僅改變了傳統山水畫的審美理念、表達方式,也深深影響了此后的山水畫發展。

  攀古奕世:清代蘇州潘氏的收藏

  展期:2018年12月15日—2019年3月17日

  地點:蘇州博物館

  展出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貴州省博物館及蘇州博物館等收藏的清代蘇州潘氏一族的珍貴舊藏88件。通過對清代蘇州藏家藏品與文獻的發掘與展示,在文物收藏的傳承和歷史變遷過程中,去還原清代中后期蘇州的文人生活,以及揭示文人活動對蘇州這座城市的人文影響。

  浙江

  海派三人行:任伯年、蒲華、吳昌碩書畫精品展

  展期:2018年12月20日—2019年3月17日

  地點: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

  展出浙博館藏任伯年、蒲華和吳昌碩三家書畫作品,以及嘉興博物館藏蒲華部分作品。展覽將回顧任伯年、蒲華、吳昌碩所走過的藝術歷程。這些作品或清新脫俗,詩情畫意;或淋漓沉郁,古雅渾厚。他們的藝術風格不僅強有力地推動了海上畫派的發展和興盛,還極大地影響了現代中國書畫的進程。

  佛影靈奇:十六國至五代佛教金銅造像展

  展期:2018年11月29日—2019年2月28日

  地點:浙江省博物館

  展出中國境內14個省市區出土的佛教金銅造像,年代從十六國至宋初吳越國時期,呈現漢傳佛教金銅造像在歷史上經歷的三個階段:南北朝繁榮、隋唐鼎盛、五代吳越中興。

  沉默的情感:布魯諾·瓦爾波特作品展

  展期:2018年12月29日—2019年2月27日

  地點:浙江美術館

這一浙江美術館應觀眾要求而延期的作品展,從中可見一種古典的純美。這一浙江美術館應觀眾要求而延期的作品展,從中可見一種古典的純美。

  布魯諾·瓦爾波特(Bruno Walpoth)被稱為本世紀偉大的木雕藝術家。展覽展出他的25件木雕新作,以及在個展中鮮有展出的繪畫、銅雕和紙雕作品,結合藝術家創作過程的實錄影像,全方位展現他的藝術造詣。其中也包括他以杭州女孩為模特雕刻的作品。

  儒門——近現代文人肖像展展期:2018年12月30日 —2019年1月15日地址:杭州恒廬美術館(杭州市南山路202號)

  西湖邊,南山路,202號,有一座美術館,地方不大不小,年齡不長不短,始建于民國,喚作“恒廬”,與潘天壽故居比鄰的恒廬美術館,便正在呈現這個平行時代諸多先生熟悉而令人敬仰的面孔。中國美院青年學子陸尚,用時兩年,圖畫出百余幅近現代文人肖像,包括黃賓虹、沈從文、李可染、溥儒、汪曾祺等,共展出129件。

  景德鎮

  《東方明豬》生肖展

  展期:2018年12月21日—2019年2月17日

  地點:雕塑瓷廠樂天陶社木扉堂

  自2009年牛年起每年舉辦生肖主題展覽。今年《東方明豬》生肖展,超過80人參展,近100件作品。參展人包括鄭祎、辛辛那提駐場師生、攤主、景德鎮及全國各地的手作人,每位“飼養員”都帶著他們精心圈養的豬崽參展。

  北京

  “漢世雄風”——紀念滿城漢墓考古發掘50周年特展

  展期:2018年12月28日—2019年3月28日

  地點:國家博物館

  1968年,埋葬劉勝及夫人竇綰(wǎn)的滿城漢墓在施工中被偶然發現。在這座極少數未被盜掘的漢代諸侯級大墓里,共出土文物一萬余件。

  作為河北博物院的重磅常設展,滿城漢墓文物常年“養在深閨”,輕易不外借。時值滿城漢墓發掘50周年,149套722件文物來到國家博物館,其中劉勝的金縷玉衣,更是河北博物院首次借展。

  于倬云誕辰百年紀念展

  展期:2018年12月15日 - 2020年5月31日

  地點:故宮博物院

  為紀念中國古建筑專家于倬云誕辰100周年,故宮博物院古建部舉辦本次展覽,以“于倬云的文物建筑保護實踐之路”為主題,選取他職業生涯中若干重要事件,置于大時代背景下,講述故宮古建筑保護事業的發展,以及于倬云與同仁們在其中的思考、付出與成就。

  高山仰止:張伯駒、潘素伉儷藝術文獻展

  展期:2018年12月13日—2019年1月13日

  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為紀念張伯駒誕辰120周年,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本次展覽,共展出張伯駒的書畫作品30余件、書信文稿30余件、潘素的畫作十余件,以及二人的師友作品20余件,致敬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所做出的貢獻。

  印·跡:館藏版畫十二年回顧展

  展期:2018年11月17日—2019年3月15日

  地點: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展出賽克勒博物館收藏的超過100件西方版畫和素描作品,回顧博物館2007年迄今舉辦的歷次版畫展重點內容,涵蓋自文藝復興至20世紀大量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從多個角度呈現西方版畫藝術的魅力。

  妮基·圣法勒的花園奇境

  展期:2018年11月23日—2019年3月10日

  地點:今日美術館

  展出法裔藝術家妮基·圣法勒的近100件作品,展廳設計以她的大型雕塑項目“塔羅花園”為靈感,輔以自述紀錄片、互動墻等,綜合介紹她的藝術創作與人生歷程。

  沈陽

  中國古代書法展(第二期)

  展期:2018年12月20日—2019年3月下旬

  地點:遼寧省博物館

  第二期書法展將展出《萬歲通天帖》,以及懷素《論書帖》、朱熹《書翰文稿卷》、趙孟《行書秋聲賦》等館藏珍品,以時間為序,呈現中國書法史上不同時期的代表書法家及其重要作品。

  山西

  詩中吉金 其華灼灼:渾源彝器回鄉暨《詩經》中的青銅器特展

  展期:2018年12月25日—2019年3月6日

  地點:大同市博物館

  展出來自上海博物館館藏的65件精美青銅器及大同市博物館館藏的36件(套)文物,包括11件上海博物館館藏的李峪青銅器和9件大同博物館館藏的李峪青銅器精品。

  廣州

  中國文字展

  展期:2018年12月29日—2019年3月29日

  地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展出中國文字博物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和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的150件/套文物及輔助展品,涵蓋陶器、甲骨、青銅器、紙本等材質,展示陶符、甲骨文、金文、篆文、隸書等多種文字形式。

  臺北

  來禽圖——翎毛與花果的和諧奏鳴展

  展期:2018年12月28日開始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

  “來禽圖——翎毛與花果的和諧奏鳴展”展出31件,作品時代囊括宋、元、明、清至近代,分為“果熟來禽”與“鳥語花香”兩部分。其中宋人的花鳥寫生冊頁和手卷就有二十多件,包括黃筌、黃居寀父子、徐崇嗣、崔白、崔愨、惠崇、李安忠、李迪、馬麟、以及日本明治時期的“花蹊女史”跡見瀧等。

  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

  展期:2018年12月20日—2019年3月10日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

  展覽以荷使出行成功覲見大清皇帝的旅程,作為敘事切入的視角,匯集臺北故宮博物院、荷蘭國家博物館、日本海杜美術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等合作單位的館藏,共同呈現一段回蕩于東西之間的交流故事。

  花事·閑情:品味花器與生活特展

  展期:2018年11月3日—2019年5月1日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

  展出院藏古代花器與書畫,呈現16至20世紀的花藝陳設美學,通過古人選擇古雅或時尚花器的知識,了解他們對生活品味的追求和營造。展品包括汝窯紙搥瓶、戰國青銅犧尊、翠玉白菜花插、乾隆六聯瓶、粉彩福祿葫蘆瓶等。

  日本

  永遠的大師吳昌碩:紀念巨匠誕辰175周年 暨吳氏五代書畫展

  展期:2019年1月6日—2019年1月18日

  地點:大阪蝸廬美術館

  2019年適逢吳昌碩誕辰175周年,蝸廬美術館推出紀念特展。吳昌碩是中國近代杰出的藝術大師。其在繪畫、書法、篆刻、詩文領域均有精深之造詣,其繪畫融入篆籀筆法,筆墨恣肆雄奇,氣象蒼茫古厚,開大寫意花鳥畫之一代新風,將20世紀文人繪畫推向了新的高峰。其書法長于篆、隸、真、行,尤精石鼓文。吳昌碩還積極推動了中國書畫篆刻藝術的國際交流,尤其是在日本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可愛的浮世繪、可怪的浮世繪

  展期:2019年1月5日—1月27日

  地點:東京浮世繪太田紀念美術館

  本展提出“可愛”和“可怪”兩個關鍵詞,聚焦于可愛的動物和孩子,令人莞爾的奇怪生物,顛三倒四的滑稽人物等,通過浮世繪中即使以今日的眼光看也讓人一眼就會喜歡或捧腹的作品,邀請參觀者與江戶時代的人“感同身受”。

  窮極美麗的中國陶瓷

  展期:2018年12月18日— 2019年2月3日

  地點:京都國立博物館

  展覽將展示京都國立博物館近年獲寄贈的中國陶瓷,呈現其美麗的造型與色彩,同時陳列同為寄贈品的中國青銅器、金工、雕刻等。

  荷蘭黃金時代畫家維米爾展

  展期:2018年10月5日 - 2019年2月3日

  地點:東京上野之森美術館

  約翰內斯·維米爾,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的杰出代表,享有世界級的聲譽與地位,同時因存世作品稀少聞名,目前僅能確認35幅真跡,本展展出其中的9幅,是刷新日本美術史記錄的大“維米爾展”。

  倫敦

  亞述之王:亞述巴尼拔展

  展期:2018年11月8日 - 2019年2月24日

  地點:大英博物館

  展覽展出公元前7世紀亞述帝國相關的約200件物品,包括彩磚、石雕、壁畫、金屬器皿、黃金和象牙制家具配件等,呈現了亞述國王亞述巴尼拔的生平與故事。

  權杖之島:莎士比亞與金雀花王朝

  展期:2018年12月8日—2019年12月1日

  地點:英國國家肖像館

  數個世紀以來,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的歷史劇塑造了金雀花王朝多位國王的形象,從理查德二世到亨利五世等,這些16世紀完成的劇作并非憑空創作,而是廣泛參考了史實,目的是鞏固和慶祝都鐸王朝的地位,激發人們對英國歷史的興趣,同時促進藝術家對歷史肖像畫的創作。展覽展出有多幅都鐸王朝時期繪制的王室肖像畫,呈現歷史人物在人們想象中的形象。

  園林藝術:亨弗利·雷普頓和他的“紅皮書”

  展期:2018年10月24日—2019年2月3日

  地點:花園博物館

  為紀念英國景觀建筑師亨弗利·雷普頓逝世200周年,倫敦花園博物館舉辦展覽,展出他親手制作的23本“紅皮書”和一批水彩畫,回顧他的職業生涯,致敬他為英國園林藝術發展做出的貢獻。

  巴黎

  法國建筑師雅克·勒克回顧展

  展期:2018年12月11日—2019年3月17日

  地點:巴黎小皇宮

  展出18至19世紀法國“空想建筑師”雅克·勒克的數百件建筑設計圖紙與繪畫作品,呈現他自由而獨特的藝術風格與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勒克的作品以無拘無束的幻想元素著稱,一般被歸入“空想建筑學”的范疇。

  紐約

  抽象的歷史:從杰克遜·波洛克到卡門·艾雷拉

  展期:2018年12月17日起

  地點: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展覽展示1940年代至21世紀的大尺幅抽象畫作、雕塑和集合藝術,全面展現“抽象表現主義”的發展過程。

  墨爾本

  埃舍爾 X nendo 工作室 | 兩個世界之間

  展期:2018年12月2日—2019年4月7日

  地點:維多利亞州國立美術館

  《埃舍爾 X nendo 工作室 | 兩個世界之間》是荷蘭藝術家埃舍爾與著名日本設計工作室 nendo 進行隔空對話與交流創新的大型展覽。作為知名視錯覺大師, 埃舍爾創作出了二十世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此次展覽將展出埃舍爾的150多幅著名版畫和繪畫原作,均來自全球埃舍爾公共收藏最多的荷蘭海牙市立博物館。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

隴ICP備17005074號隴網文(2016)6819-012號

2018 www.notedse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