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為:要不辜負時代的期望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
一個民族想自立于世界之林,就要有自己的地位、聲音和影響,其中文化是一個很重要的元素。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綜合國力日益增強,文化藝術事業同樣蓬勃發展,美術事業的發展也態勢良好。各種美術活動非常活躍,越來越多的公眾開始關注美術事業的發展。同時,藝術市場的興旺,為美術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臺,美術家的社會地位、社會影響也隨之日益提高。去年召開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更是為我國美術事業的長足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
美術,是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也是一種沒有國界、沒有障礙的文化交流方式。在這樣一個歷史時期,美術工作者要不辜負時代的期望,承擔起應有的責任。
甘肅是歷代藝術家都很關注的地方,與之相關的文學、音樂、美術作品豐富多彩。穿越全省的絲綢之路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其中敦煌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在那里,歷代的佛教藝術都有很好的展示;還有麥積山等。一路走來,就是一幅歷史的畫卷、一條藝術的長廊。有這樣好的條件,甘肅的藝術家應好好學習、研究、傳承,在新的時期賦予這些寶貴的資源以新的生命。相信甘肅的藝術家能找到一種藝術語言或者形式,把甘肅的風土人情、精神面貌表現出來。甘肅有一批優秀的美術家,也會涌現出越來越多的青年藝術家,他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一定會有新的成就。
許江:藝術要表現精神力量
中國美協副主席、浙江美協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
去年召開的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吹響了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號角,也吹響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新號角。建設文化強國,有三個非常重要的指標:首先要為全人類文化的發展、精神的豐富提供我們中國人特有的貢獻。其次要超越傳統。再次,文化發展的成果應由老百姓共享。
美術是文化建設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一方面它歷史悠久并延續至今,在很多領域都產生著影響。另一方面,在今天的數字時代,美術又產生了一系列新特點。所以美術的發展,既有傳統的優勢,又有時代優勢。
美術對于促進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還有很多需要加強的地方,有很大的潛力可挖掘、有很大的空間可發展、探索,我們應該擔負起這個責任。
甘肅是中國文化一個非常重要的源頭,河西走廊的秀美、嘉峪關的雄渾,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資源。當年我們采風去敦煌,像朝圣一樣穿過大半個中國,那里的山川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一次我的作品展出后,一位觀眾曾寫信給我:“看了你的‘葵’,我很感動。它讓我想起了我的家鄉——張掖的葵,那里漫山遍野、一望無際的葵。到了秋深的時候,西部人用剪子把葵頭剪下來,沒有葵頭的葵桿就拋荒在大地上,讓它自己去面對漫長的冬季……”這封信讓我熱淚盈眶,我覺得他讀懂了我的畫,他被我的畫感動,我又被這位甘肅觀眾深深感動。
這樣一片土地,確實令人神往。藝術要表現的就是這種力量,這種堅守和期盼。在這片大地上,應該產生自己的藝術風格,因為它有這樣的深度。關鍵要做好上游的工作,花時間和精力幫助藝術家,尤其是青年藝術家,讓他們在這塊土地上生長起來并深深熱愛這片土地。蓋很好的美術館,到北京辦展、寫文章推薦等這些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上游的工作。
施大畏:以感恩敬畏之心搭建藝術橋梁
中國美協副主席、上海美協主席施大畏
在文化發展繁榮的過程中,美術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會越來越被人民群眾所接受,人們在有飯吃、解決溫飽之后,必然會更加注重對美的享受,藝術家的空間會越來越大,責任也隨之越來越重。我一直在思考:高雅藝術與普通百姓間的橋梁,應由誰來搭建?
有兩個例子很觸動我,幾年前,我在一個鄉鎮圖書館調研時看到,那里竟然擺放著一本很學術的畫冊。一方面我很高興,一方面也很擔憂:這批書買來后有多少農民能看懂?還有一次,我在靜安文化館看到,一個專業的文學講座,居民們聽得津津有味。文學和大眾在這里碰撞,擦出了火花。由此我想:其實每個人都想親近“陽春白雪”高雅藝術,我們在畫室里畫圖,在書房里寫東西,當中都缺少了一個傳播給普通百姓的媒介,這就需要有人去搭橋。
文化的發展繁榮不單單是文藝家的事、文化界的事,而是全社會的事。但藝術家要有擔當,應該通過自己的所做所為搭建起高雅藝術與普通百姓間的橋梁,并把它作為第一位的工作重點去做。
現在的藝術家很幸福,國家提供這么好的條件,應該感恩。而不是只待在家里苦思冥想、無病呻吟。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關鍵是要讓人們懂得真善美。你的作品能對老百姓起到什么樣的積極作用?這是考量一個藝術家的價值所在。而不單單是把一個高大的口號變成蒼白的文化現象,或是一個缺少靈魂的東西。除了感恩之情,還應持有敬畏之心,敬畏傳統、敬畏社會。懂得敬畏,就會自覺去體驗、去感悟,才會有感而發。能打動自己的作品,相信也能打動觀眾,因為情感是相通的。
甘肅有這么好的資源是很讓人羨慕的,無論經濟的發展程度如何,信息是一樣的,對藝術的追求是沒有差距的。文化是多元的,誰也不是第一的,誰也不是唯一的,在整個中國文化的發展當中確立自己的地位,發揮好自己的獨特性就是優勢。甘肅隨著開發開放程度的不斷擴大,現代藝術與文化底蘊的日益結合,美術事業會發展得非常快。
甘肅藝術家的作品很扎實,我覺得大家應該靜下來,把心里的東西畫出來、寫出來。這里有很多不可替代的東西,厚重的文化積淀,層層壓在我們心里,表達出來就是一種誰也替代不了的文化底蘊。美術家既要有音樂家的充沛情感,還要有文學家的深入思考。靜下心來,講這塊土地,講這里的故事,這很重要也很簡單:投入感情,畫一張好畫;10張好畫就變成一種現象,這種現象漸漸會成為一種趨勢。
曾成鋼:中國現代雕塑前景看好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曾成鋼
我曾多次到過甘肅,感覺甘肅的美術創作很活躍,創作成果有目共睹。同時,甘肅是一個人文資源十分豐富的地方,是全國藝術家向往的地方之一。特別是雕塑方面,敦煌莫高窟的傳統雕塑藝術在全國毫無疑問是首屈一指的,其歷史意義、學術影響及傳承交流都是無可比擬的。
但相比西方現代雕塑悠久的發展歷史,中國的現代雕塑發展還不到百年。一個世紀,幾代人的努力,使中國現代雕塑從起步發展再到普及認可,走過了不平凡的路程。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的需要,以城市雕塑為主的中國現代雕塑得到了快速發展。再加上中西方的交流不斷擴大,外來影響的不斷加深,雕塑家們通過不斷學習和創新,使現代雕塑在交流中碰撞融合,在創新中得到發展提高。在近幾年舉辦的幾次中外雕塑聯展中,中國呈現出了非常好的雕塑作品,受到國外一些雕塑大家的贊譽。從目前發展形勢看,我國現代雕塑的前景是非常好的。
對于美術創作,我認為藝術家必須面對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東西方文化的交融;二是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三是國家意識形態的把握。對這三方面的把握和考量,是對一個美術家的挑戰。只有把握好這三方面的問題,才能對自己的藝術風格進行準確把握。也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尊重歷史、貫通中西,貼近時代、貼近群眾,才能全面提高藝術家的素質和素養。當藝術家的素養“修煉”到一定的水平,才能與時代同步,與百姓同心,才能創作出老百姓看得懂、真正喜歡的精品力作。因此,我們平時所說的“人民藝術家”,那是至高無上的榮譽,其本質就是體現高尚的藝術品格。一個擁有崇高藝術品格的藝術家,他的藝術生命力才能長久。
韋爾申:要多思考多研究多謀劃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魯迅美術學院院長韋爾申
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為中國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也為美術事業發展帶來了機遇。實事求是地講,這幾年,中國文化正在大踏步地往前走,美術也同樣如此。通過中國美協2011年工作報告,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到,美術創作較之以往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可謂成績卓越,令人欣喜與欣慰。
當我們大踏步往前走的時候,我想,更應當平心靜氣地做一些思考和研究。因為要想往前走得更好,離開研究和探索是不行的。就像我們走路,如果不分路途,只是一味邁步,結果往往不是我們所期望的。在這種快速的前行中,我們一定要平和下來,一定要有節奏感,做到“該快則快、當慢則慢”,這樣,才能使文化這條發展之路達到一種理想的狀態。
中華民族有著5000年的燦爛文明史,中國文化從沒有斷過層、斷過代,這是我們得天獨厚、一以貫之的文脈。作為畫家,在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更需要認真研究當代文化的生態和美術的走向。如此,才能創作出體現時代精神、具有深刻影響力、富有精神內涵的藝術作品。
甘肅在我心目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這里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有非常深厚的文脈。雖然甘肅經濟發展相對滯后,但文化發展卻有其獨立性,創造了不少令人矚目、印象深刻的藝術成就。事實上,甘肅有著很多省份不可替代的獨特資源,這正是我們建設文化大省的有利條件。在建設文化大省的過程中,一方面要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同時要更多地借鑒其他省份在文化大省建設中的成果和經驗,避免走彎路。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的、長期的工程,不能急功近利,要多思考、多研究、多謀劃,實實在在地從基礎做起,這樣才能把文化大廈建得又高又好。
敦煌是甘肅文化中最為響亮的品牌。甘肅省提出打造“敦煌畫派”,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很好的思路。至少可以通過這樣一個概念或者品牌,打造一個屬于甘肅特有的、具有鮮明文化指向的藝術群體,這對于推動甘肅美術發展和文化大省建設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在形成“敦煌畫派”的過程中,我們不能重復古人所走過的路,而是要從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和藝術營養,形成具有現代氣息的特色和內涵。當然,一個畫派的形成絕非一蹴而就,它的發展壯大將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這就需要甘肅的美術工作者真正靜下心來,好好研究,潛心作畫。
希望甘肅的畫家們再努把力,相信甘肅的美術事業一定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陳茂葉:繪畫本體精神的自覺回歸
海南省美術家協會主席陳茂葉
對繪畫藝術本體的回歸,是當前中國美術發展的主要成就之一。隨著我們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美術家整體的物質基礎、生活條件、創作環境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好的時期。由政府扶持的各級創作團體、學術研究機構及陣容強大的專業藝術院校;海量的出版物及媒體宣傳;火爆的藝術品收藏市場及寬松自主的美術創作氛圍等,無不昭示著中國美術的繁榮發展。
當前,美術創作提倡個性化、多元化,“不拘一格,直抒胸臆”,這是繪畫本體精神的自覺回歸,彰顯了社會的文明與進步。
當下的美術界,已難有諸如傳統的南派、北派之別了,即便是后來形成的地域特色極強的海上畫派、嶺南畫派、長安畫派等,在當今也已互相融匯,幾無界限。如果非要分出流派,可以簡單分類為傳統與當代兩種流派,或許更合乎當下的狀態。
近年來,傳統與當代的紛爭稍顯突出。然而,我們要緊跟時代,任何時候都不能脫離時代而自顧發展。子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因此,堅持傳統的同時要開拓創新,倡導當代的同時要兼顧傳統,這樣才能創作出既具有傳統韻味又富有時代精神的美術作品。另外,還有一個市場炒作與學術操守的平衡問題,如何在創作實踐中處理好這些矛盾,是現在,也是未來較長時期擺在我們廣大美術家面前的重要課題。
王學輝:美術承擔著文化重任
山西省美術家協會主席王學輝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一個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美術應在此方面發揮作用,因為美術承擔著文化重任。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首先要充分發揮美術教育和指導作用,全力提升公民素質。其次,是推動美術理論、美術作品協調發展,力避顧此失彼。另外,各級政府應重點加大對基層、農村的美術投入。目前,最需要增加投入的是基層,即城市社區和廣大農村。農村缺少美術設施、美術人才,應盡力將美術在基層群眾中普及,以提升廣大民眾的藝術修養。這些都需要各級政府確保財政支出。
甘肅省委做出建設文化大省的決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美術對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應當看到,一方面,甘肅省的美術積淀非常深厚,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都是珍貴的美術資源,同時也有一批重量級的美術大師,可謂得天獨厚;另一方面,甘肅美術理論準備還需加強,與建設文化大省的地位還不相稱。總體上看,甘肅美術要多出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獨特研究方法、原創性的成果,否則難以擔當起建設文化大省的重任。
為此,應該緊緊圍繞甘肅文化建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積極開展重點理論研究,努力建設美術理論大省,為推動美術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全省美術工作者要分專題、分層次、分階段,對重大課題深入研究,拿出有深度、有分量、有說服力的成果,為甘肅文化大省建設發揮引領作用。
黃鐵山:共創中國水彩畫的新輝煌
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委會主任黃鐵山
中國美協2012年工作會議在甘肅蘭州召開,是一件非常有意義而且令人無比興奮的事。甘肅歷來是中國美術的福地,中國美術史上最輝煌的巔峰——敦煌藝術就是在這里成就的。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帶來文化春天的時期,中國美術又將在這里起步,并將進入大發展大繁榮的新階段,逐步造就新高峰。
甘肅是一個美術資源極為豐厚的地方,敦煌是美術家們頂禮膜拜的圣地,甘南的風土人情是美術家們永遠迷戀的母題,更是水彩畫家們最向往的寶地。甘肅水彩畫有著很深厚的根基,呂斯百、常書鴻大師播下了可貴的種子,老一輩水彩畫家劉文清、張階平等都有極高的成就,王福曾、周大正等均是業內高手。在中國水彩畫的復蘇發展期,甘肅省于1981年就成立了水彩畫研究會,在全國應該說是起步很早的,但后來的成績卻似乎不盡如人意。我誠摯地希望甘肅水彩畫能重振雄風,盡快崛起。希望甘肅的老、中、青水彩畫家和全國的水彩畫家們一起努力,共創中國水彩畫在世界的新輝煌。
宋惠民:立足本土創出精品
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副主任宋惠民
2010年,在西安成功舉辦的山西、陜西、甘肅、青海、新疆、西藏六省區“傳承西北——吾土吾民系列油畫邀請展”,讓我認識并熟知了甘肅的油畫家和他們的油畫作品。這些作品古樸而渾厚,文化內涵深刻,令人感動而難忘。作品所體現的中國氣質和民族氣派,正是這次畫展精神主體之所在。
“吾土吾民系列油畫邀請展”從策劃之初到連續展出活動,得到全國油畫家們的認同,繼而報以了熱忱的關注和藝術創作上的積極投入,展覽不僅凸顯出油畫家們的創作熱情和生命力,同時也不斷涌現出很多新人,呈現出許多精品佳作。這也恰恰說明,立足本土進行創作,代表著美術創作的趨勢,代表著一種文化的潮流。
當下,中國美術事業的發展與繁榮可謂是歷史上最好的時期。對于油畫而言,油畫對本土文化的一種依重,要具有中國的品位,具有中國文化的精神。美術作品應自覺地提升我們中國人的自強、自信、自主的民族精神,應成為中國人自己的精神家園。
當然,作為中國油畫家,自然要以開闊的胸懷吸納世界文化的精髓,但最終還是要扎根于博大精深的五千年中華文化豐碩的土壤之中,在作品中用藝術家的真情、真誠與激情,熔鑄中華民族的魂魄。
諶宏微:甘肅應有大氣超常規思路
貴州省美術家協會主席諶宏微
中國美術近年來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好的時期。最突出的成就體現在美術從業人員每年呈幾何數字的增長,體現在從文化部到省、市、縣、鄉各級各類各種體制的畫院、美術館、畫廊等美術機構的興旺,體現在美術家實現自身價值的評價體系空前多元化,體現在國家文化發展戰略中和社會百姓文化生活中美術占有的比重越來越大。
美協系統組織的專業活動也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有規模、有影響、有權威。按說美術品市場的興旺應是美術家和美術事業的福音,但其雙刃劍效應也顯露無遺。很多優秀藝術家在市場的輝煌中迷失了自己,不再潛心錘煉藝術精品,而是一年到頭四處走穴、趕場子,熱衷于自我炒作,導致大量失準的“名家字畫”泛濫。于是,我們看到,在美術圈里,一些畫家急功近利。我認為,中國美術市場的負面因素是塑造“國家美術形象”的最大障礙。
甘肅是我最向往的地方,敦煌不用說了,麥積山、甘南藏區、祁連山、黃河古道都是那么令人心馳神往。我只到過一次敦煌,而我的朋友有的已經到過六七次了,所以我很羨慕生活在甘肅的畫家。甘肅出過很多好作品,為全國輸送了很多好畫家,我想這一定與“地靈”有關,與深厚的文化資源有關。
其實,甘肅已經是文化大省,只不過這個“文化”中更多蘊含的是歷史文化。要想建設當代文化,還是應該依托歷史資源,資金和政策投入是第一位。現在,到處都講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但落在具體的文化項目上,各地的投入總是不成比例。在這方面,甘肅應有些大氣魄的超常規思路。還有一個留住和使用好本土優秀人才的問題,人才流失是經濟不發達地區文化發展的最大損失,而留住和使用好優秀本土人才,比重新培養或從外面請幾個來,意義要大得多,成本要低得多。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隴ICP備17005074號隴網文(2016)6819-012號
2018 www.notedse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