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文民寫意花鳥《雄風》
夫國畫者,起源于象形字,以毛筆蘸水、墨、彩作畫人物、山川、花鳥于絹、宣紙之上,而成圖像也。中國畫藝術,所繪者非只圖像,乃涵蓋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思想、天人合一審美觀念等文化內質的綜合性藝術。故作國畫者,非天地靈氣、人文精神的滋養,而難成大氣象。魯人丁文民先生,生于泰山腳下,得孔孟之道、泰山雄厚靈秀之氣滋養,后又游歷南北名山大川,終成氣象。其畫,山水多以泰山為主,兼顧各地俊秀山水,恢宏中兼具秀美;花鳥畫則草蟲羽獸兼善,近年來尤以大象為主要創作對象,豐富了中國畫花鳥畫科,亦開辟了吉祥畫作新篇章。

丁文民吉祥畫作《大吉祥》
丁文民山水所涉題材甚廣,如《漓江人家》《清江煙云》設色艷麗、畫面靈秀一派黔滇山水明快、秀美之象;《一覽眾山小》《閑時訪友圖》等作品寫意用筆,將雄強壯美、重巒疊嶂的北方山水描繪的恰到好處。而以“五岳之首”泰山為題材的山水,更是融聚畫家對鄉土的眷戀之情,將泰山的豪壯、剛健與野性呈獻給觀眾。
其山水所用筆墨,或用筆謹嚴,極具工巧,清麗宜人;或筆墨灑脫,如刀刻磐石,野意盎然。丁文民先生描繪江南題材的山水,多以色帶墨,層層積染,細致入微,凸顯了南方山水草木豐茂、綠意盎然的狀態;而表現北方山水的畫作,則用線立型,皴擦點染,重視水墨。他的畫風不拘泥于陳法,筆墨技法運用靈活,筆隨境走、意隨境遷、順勢生發,總能在南北各地山水的表現中,做到游刃有余。其表達筆墨,雖常有不確定性,但又能順勢而為、毫無造作,故能行云流水、從容自然。

丁文民山水《清江煙云》
丁文民先生游走于山水畫作的各種題材之間,又能做到如魚得水;在花鳥的不同筆意間同樣也能得心應手。無論是繼承徐渭、八大、任伯年淵源,得吳昌碩、齊白石、李苦禪等先賢影響的大寫意花鳥;或者自己開拓出來的趨于工細的“吉象”系列畫作都能表現的十分精準到位。
其寫意花鳥所涉題材亦非常廣闊,花草從牡丹、芙蓉、藤花、芭蕉、枇杷、葡萄、荷花、山茶、蕙蘭、水仙等,到葫蘆、柿子、白菜、絲瓜、梅、松都悉心描繪;翎羽鳥獸自八哥、麻雀、鸚鵡、鱖魚、鴛鴦、野雉到猿猴、貓頭鷹及雞、鴨、羊等都十分關注。其筆下所繪風貌如賈德江先生所言:“有八大之清逸,又不冷寂孤高;有吳昌碩寫意之神韻,但未采擷其蒼辣之筆墨;有白石老人之情趣,卻舍其清雄獨取清簡之高格;有李苦禪隨緣成跡之書寫,卻未取其方剛棱角之筆而多取齊氏柔潤圓渾的用筆”。“吉象”系列作品則是在對上述傳統花鳥題材和筆墨方法、寫意精神深研的基礎上,將大象莊嚴神圣、正義佛心、以及悟心與智慧的性格與品質,用山水的皴法和花鳥的造型,形象生動地展現在觀者眼前。
概而言之,丁文民先生的藝術創作,得泰山滋養,其山水、吉象自能有泰山之莊重與大氣。其所繪甚廣,但又能在廣闊的國畫題材上找到突破的重點,并能專而為之,開辟屬于自己的山水、花鳥新方向,實屬不易。(文/成功書畫家網 神州詩書畫報記者 馮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