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美術館館藏潘真先生山水《西風掃楓葉 秋來火樣紅》
市場經濟的風云變幻,洗滌著社會生活中人的思想觀念。作為文人雅士的書畫,在卷入商品的浪潮中,非但沒有抗拒污染獨善其身的自覺性,反而有著與時俱進獨領風騷的先進性;曾幾何時以書畫沽名釣譽者如過江之鯽,小有成就者按尺幅潤格漫天要價,江湖書畫就地還錢甚囂塵上。熱熱鬧鬧,你方唱罷我登臺,不只是浮躁,更是失范的藝術市場,成為圈子里投機分子的樂園。
潘真山水畫《山村記游》
年已九旬的河北老畫家潘真先生,是在這個時代里難能可貴堅守著對國畫固有的認識,“介然如石”仍未改變的畫家之一。不論社會上流行什么藝術潮流,他始終堅守自己的一片藝術凈土,不為風潮所動,不為名利所擾。堅持著偏愛表現山村生活情趣的寫實路子。求真善美的統一,尋雅與俗的共賞。他對自己的繪畫道路和藝術風格的看法,又是深懷自信的。他早年的一首七律詩作,充分顯示他樂觀向上的思想境界:“年屆六十似青春,初脫冗務倍有神;肩輕方覺周身爽,秉筆更幸自由人;半生蹉跎豪情在,余年流光應自珍;情系丹青無它顧,山水佳境慰清魂。”
潘真畫作《遍賞山中景》
潘真先生有一方閑章“家山情”,道出為家鄉山水立傳,以故土天地遣懷的藝術情操。筆者一直認為,年齡變化對書畫藝術家而言是重要的,它以不斷的實踐表明,在藝術觀念和認識上,更加靠近藝術本質與規律,正是在“返回藝術自身”的道路上,重新認識了藝術是什么?這使得書畫家得以在一定的高度上,去把握藝術與自然、與人、與世界的關系。藝術的高度一定是站在實踐的厚度上,實踐的厚度總需要經年累月的時間來積淀。這就是所謂:“貫古通今,同步歲月。”他2003年的精品力作丈二橫披《太行攬勝》,題詩曰:“繁花片片轉眼空,綿綿疏雨帶曉風,春色一霎歸何處,盡收筆底圖畫中。”年過古稀老人的惜時如金,描摹大好河山的宏偉巨制,令人欽敬。
潘真先生近幾年創作的《東風染綠村更幽》《霜林楓葉醉》《石橋蕩清波》等斗方小畫,筆墨更為流暢傳神、老辣精到。“暢神”是山水畫理論的基石,暢于“形”的外師造化之萬象,神在“勢”的中得心源之精髓;“氣韻生動”是山水畫欣賞的出發點,氣需要用具有野生情趣的“形”來表現,韻必須以畫家格物致知的“勢”去烘托。也就是說處理好“形與勢”間的要與妙關系,山水畫才可以“高論探要妙,佳句裁清新”(司馬光句)。有自己面目的皴法,成為畫家的必修課。有人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有人廢紙三千,與古為徒;有人十日一筆,與天為徒……路漫漫其修遠兮的上下求索、臨摹古人大作佳構、寫生自然山水草木;都為自出機杼。“凡一藝之學,須智行兩盡,仰以察古,俯以觀今。畫雖小技,可達乎道;其繪事之法,規矩之處,可以言傳,神妙之處,必由悟入耳。”潘真先生以豐富的閱歷,傳奇的經歷,積累了閱讀自然的力度與厚度,啟迪了個人悟性的敏銳與深刻,造就了他山水畫的精微與宏大。在表現手法和筆墨語言上以點皴和短線的美妙互依,根據空間結構關系,把山體的變化呈幾何形的交疊而層層遞進,并順境造勢,不只是注重形式意味上的個性發揮,更有“思與境諧”的美學品格。不停驂于生活狀態,也非淺嘗輒止的簡單寫生符號,而是將生活與地域文化相融,衍生審美情趣。把潛意識的想象和平淡、恬靜的心境合化,謀求的是哲理旨趣。這樣,人們在他的畫中不僅窺視地域風光的寫實特色,更有畫外所蘊藏的深邃意境。
潘真先生2006年創作的又一丈二橫披《群山環抱石頭村》,以恢宏的構圖,為世世代代生活的壯麗山河畫像。充分發揮向陽、背陰地勢不同部分的表現性能,點、厾隨意;燥、潤兼得;自右至左,充塞全局。整個畫面錯落有致,繁密而不紊亂,融洽而又分明,并能感覺到交織產生的空間,和其中流動的氣息。在表現天地景象嵯峨的同時也是畫家在精神層面的托物言志,和諧不光是一種繪畫美學,更是一種處世哲學,體現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這是筆者反復諦視揣摩后,最有價值的發現和體悟。山川草樹,用藝術家的筆墨娓娓道來,天然妥貼,澡思綺合。沁人心脾的詩意流淌于讀者的五臟六腑,藝術超今越古的感染力繞梁三日而不絕。讀罷,頓生“經緯天地,錯綜群藝”之慨。“詩言志,畫寫心”這是畫家對魂牽夢繞的太行山坡所譜寫的奏鳴曲,一往情深深幾許……這也是在保留傳統筆墨基礎上的自開門牖,戛戛獨造。成功地刻畫出太行地區“山巒渾厚,勢狀雄強”的獨特風格。
功成名就潘真先生,對中國畫本體學研究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對待藝術的情懷和得失總以一種平常心,一種平靜自得的心態,一種不大關心時尚風向的淡然去面對。年復一年,他對作畫的勤奮專注從未放松過,也許在這一點上,他的藝術正在不斷地接近經典。
正所謂:“潘文樂旨,意味悠長;真山真水,煙云供養。”(文\金石開)
畫家簡介:潘真 原名慕莼。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交河縣。早年參軍,在軍隊從事美術宣傳工作。1960年、1964年兩次參加全軍美展的籌備和評選工作。1980年調河北美術出版社擔任編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山水畫研究會顧問。
畫風寫實,重生活氣息,題材以太行山田園風情為主。作品在傳承傳統畫風基礎上,經過長期的技法摸索,獨具匠心。1987年在中國國家畫院舉辦作品展,《清風十里展畫屏》獲2004中美協會員中國精品展優秀獎。受邀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泰國等美術館舉辦展覽。在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多次舉辦個人山水畫展。2014年6月受邀為毛主席紀念堂西柏坡館創作巨幅作品《太行山》。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毛主席紀念堂、中央電視臺以及江蘇、武漢、西安、敦煌等美術館收藏。河北電視臺曾兩次為其作專訪節目,藝術成就刊載于國內多種文藝書畫家辭典;作品發表畫集、報刊百余家,出版個人作品集四部。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隴ICP備17005074號隴網文(2016)6819-012號
2018 www.notedse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