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景龍國畫作品
中國山水畫發展到近現代,由多元化探索進一步集中、深化、整和。到了當代其方向更趨于回歸傳統,優秀的畫家都善于用筆墨樣式抒寫著精神追求之主旨,顏景龍便是一位善于繼承傳統,善于思考,勤于耕耘,銳意創新的山水畫家。縱觀顏景龍的山水畫,畫中總是有著獨特的個人風格。
顏景龍善用筆,亦善用墨,除濃淡相破外,干擦的用筆和淡墨濡染,無疑增補了筆墨的厚度,從而使得畫面達到“蒼茫渾厚”的效果。他的山水畫創作,已經超越了想象思維能力與經驗,升華為自己藝術主體的心理境界。這種經過情感投入的藝術形象,是他內心精神世界的真實反映。他筆下的山水畫結構嚴謹,景物蓊郁,有曲折生辣之趣,其筆墨蒼茫渾厚,展現出一種山水畫大美的雄風。此次蘭州成功美術館展出的顏景龍《故山新詩》、《行云恩故山》等作品可以讓欣賞者深刻的感受到其山水畫的筆墨精神。畫面筆意連貫、由一而終,墨色由濃至淡,由濕到蒼,揮灑自如。
顏景龍國畫作品《溪山春曉》
此外,顏景龍在山水畫創作中還善于運用“留白法”。他處理雜樹或山體時,都會將墨由淡至濃反復地積染十余遍,若處理不好,畫面則很容易讓人感到迫塞。在作品《溪山春曉》中為了避免畫面迫塞,他采用了“留白法”。觀其作品雖構圖繁雜,用筆縱肆、隨意,墨色層次豐富,但多種物象采用“留白法”,如點綴于山林間的屋舍白墻、穿過林間的潺潺溪水、游走于幽谷層巒的白云等。這多處“留白”,不僅使畫面氣息暢通,而且也給作品平添了一番韻味。
顏景龍國畫作品《故山新詩》
除去顏景龍的筆墨之外,欣賞者更可以從他的畫中體悟出畫家對家鄉故山的深深熱愛之情。《故山新詩》墨色厚重,遠山、近水、亭臺屋所皆處于寧靜之中,可見畫家對故土山鄉的深情厚誼。畫面上,蒼潤秀健、蓊郁幽邃的群峰丘壑間,三五人家的屋舍若隱若現,給人一種悠遠淡然之感。再看畫家筆下的《行云恩故山》畫面層次分明:上部是聳立的山峰,白云繚繞于林間;下部是潺潺的溪流,溪旁的土坡上林木叢生;中部是林木間隨著蜿蜒的小路便是聳立一座亭子。畫面多以墨青烘染,充斥著一股清幽之氣,故山之景溢于畫表。
顏景龍國畫作品《行云恩故山》
顏景龍,1955年生于河北省館陶縣,畢業于河北師范大學美術系,結業于中國藝術研究院第四屆名家班。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江山行”畫家組主持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創研班山水創作室畫家、河北省美協副秘書長、河北省畫院院聘畫師。辭條輯入《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錄》、《中國現代美術家人名大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文/成功書畫家網 神州詩書畫報記者 汪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