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月山水畫一
張馨月是當代為數不多的女山水畫家之一。我們從她的畫作中感受到“散淡懷抱”的特點。沒有焦慮、張揚,似乎也沒有特別明確的功利目標,只是對自己眼見的山水、心中的自然作出了細膩的表達。她的山水畫特別符合“順其自然”這句話,不拘泥于一時一地,而著眼于山水給人的整體感受。
在國畫創作中張馨月將對自然、對人生的濃濃情意,傾注在自己的筆墨之中,書寫了一幅幅清新明麗、詩意盎然的山水畫卷。她的畫有一種外在的力量,這種力量就是她以個人的精神訴求和人生的理想作為藝術審美追求,將豐富的生活感悟融匯其中。為讀者營構一片恬靜溫馨的無塵家園。
張馨月山水畫二
細讀張馨月的山水畫你會發現其畫中有三種美沁人心脾。情之美是張馨月作品的靈魂。她十多年來懷著對大自然的款款柔情,走阡陌、入村舍、鉆田疇、冒寒暑、廢寢忘食、成年累月地行走于山水、茂林之間,幾乎走遍了所有的大山大水,小山幽林。她以其現代青年人的朝氣和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觀察和描繪著自然的生靈之氣,在創作中她只是對自己眼見的山水、心中的自然作出了細膩的表達。她的山水畫順應心性而為之,不落窠臼,毫無造作,往往著眼于山水的整體描摹,因而在她作品清新脫俗的意境中是不難領會到的。
真之美是張馨月作品的基礎。從張馨月的水墨中可以看出,她總是情鐘大自然,用一顆沉靜的心感受著大自然的生命。因此,她的畫是才情的宣泄,是真意的流露,不做作,不呆板,不雕琢,不扭捏,不刻意。放情揮灑,一任自然。畫成,充實的、自由的生命,便在筆墨之中吐露光輝。
張馨月山水畫一
秀之美是張馨月作品的風格。畫面新奇淡雅、秀潤天成,令欣賞者讀來不燥不累,使人進入輕松怡悅的境界。此外張馨月作畫不拘一格、風格彰顯,在《春融只待乾坤醉》畫中層巒疊嶂,層次井然;飛瀑掛崖,寒煙四射,秀石臨風,不亢不卑,山路彎彎,曲折通幽。而《江畔人家》中則石屋半隱,野逸靜謐;曲水盤桓,浪花激蕩;小橋臥波,自成佳境;美樹婆娑,別具風致。在《江畔風雨》整個畫面以不溫不火的青綠色表現山川的蒼翠、豐茂、華滋,或蒼茫浩淼,或云蒸霞蔚、或鐘靈毓秀。
總之,張馨月的山水畫有一種欣欣向榮、空靈高雅的氣息。灑脫、自然、寧靜,但又不失結構井然、不失結錯落有序、不失章法結實。她用情感的筆墨把自然界蓬勃的氣息浩浩蕩蕩地灌入欣賞者心田,這就是張馨月山水畫的感染力與魅力所在。
張馨月,號龍隱閣主,1970年生。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澳門畫院專業畫家,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國韻文華書畫院特聘畫家。畢業于廣西師范大學美術系,畢業于第三屆中國美術家協會創作高研班。(文/成功書畫家網 神州詩書畫報記者 汪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