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岳琥作品
看劉岳琥先生的作品,我可以感覺到,他的每幅畫作都是有感而發的,他在領悟藝術大美中力求達到精神的最大升華;我們也能清晰地感受出其筆墨的運動節奏,皴擦點染和濃淡干濕都是在用心靈和氣血,在歷史和現實中尋找著屬于自己的精神歸宿以及個性化的繪畫語言。經過數十年繪畫實踐,逐步形成了自己用線講究力度與變化,飄逸松秀,渾樸厚實的繪畫風格。生活在湘楚大地的劉岳琥先生對家鄉的山水有著特殊的情感。他長期游歷于湘江之濱,跋涉于衡山之境,所到之處,無不仔細觀察、寫生,力圖從現實的山水中汲取創作靈感與創作源泉。他的作品能得“自然”之意,而不受客觀物象的束縛,做到了“教化”與“怡情”相通,“造化”與“心源”并重,從而使作品文質并茂。五代的宗炳認為,賢者、仁者不僅能從前人那里得到“道”的啟示,而且還能從自然山水中感悟到“道”的存在,他筆下的山川、原野、樹木、房舍、湖泊、舟船,都寄托了他對傳統文化的獨到理解和對故鄉的真摯情感!
劉岳琥作品
從劉岳琥先生的作品我們不難看出他的繪畫語言別具一格,作品既繼承傳統又富于變化,細致精巧卻不失大氣磅礴,每一幅作品都訴說著畫家對山水最細膩感受和最真摯情懷。畫面里層巒疊嶂中的山林幽居,優美寧靜的田園詩意,仿佛能使人忘卻現實的喧囂,走入一片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
欣賞劉岳琥先生的畫可以從畫面筆墨、構圖、章法等方面來理解其創作的本質內容。從筆墨語言上看,他的畫體現出一種現代意識和現代精神,這得益于他那平和的心態及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創作理念;在構圖上來說,劉岳琥先生的山水畫深受“北派山水畫”的影響,而在用筆上更多地是受淡墨輕嵐的“南派山水畫”的影響,其山水畫層巒疊嶂,草木豐茂,房舍隱現山間,用筆灑脫、墨色秀潤,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在章法上,他將高遠法、平遠法、深遠法融為一體,主次安排有序,因而畫面氣脈貫通、雄強挺拔;從而使得他的繪畫在表現形式上,畫面充滿秀拔之美和生機盎然之境,通過描繪身邊的山水來表現大自然的神韻。
仔細品讀劉岳琥先生的繪畫,其畫中的一筆一畫都是一種對生活的叩問,蓊蓊郁郁的樹木掩映中的人家,道路上行走的人都在他的筆下被刻畫描寫的鮮活傳神。他的山水畫有一種綠樹掩映的靜謐,是對高山流水的小橋人家的生活向往,是現在這個浮華都市外的另一種生活。他的筆墨濃淡相宜,線條清晰順暢,墨色勾畫的場景立體而富有韻味,點和線的相結合使得畫面細膩,深刻。點、線、面這三者便構成了他的畫作動脈。他在對生活,對傳統的不斷學習積累中獲得了精神的來源。這便是一種美,一種審美的藝術視覺。
劉岳琥1952年生于湖南省衡陽市,祖籍浙江杭州。1987年畢業于湖南省藝術學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漆畫藝委會委員,衡陽市美協第七、八屆副主席,衡陽市群眾藝術館副研究館員。(文/成功書畫家網 神州詩書畫報記者 汪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