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美術館館藏邢少臣畫作
文/邢少臣
大寫意花鳥畫這個“大”字我認為它包容很多,它不是單純的筆頭大,墨塊大就叫大寫意,那樣就太片面了。我認為這個大字講的應該是大的境界、大的開合、大的氣勢、大的心胸、大家風范。單純的筆頭大,墨塊大并不代表大寫意。我認為大寫意花鳥畫要寧直勿曲、寧方勿圓、寧澀勿滑、寧粗勿細、寧黑勿淡、寧整勿碎、寧厚勿薄、寧長勿短、寧稚拙、勿草率、寧單純勿繁瑣、寧可畫面上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也不要追求筆墨上的“十全十美”。
大寫意絕不是信手涂鴉,不負責任胡涂亂抹!大寫意更注重細節的把握和處理。有時畫大寫意心比畫工筆還要細上幾倍,成敗在于細節,大寫意也是如此。沒有細節沒有精微的畫不叫大寫意。所以筆與筆之間,墨與墨之間,物與象之間,神與境之間都有許多值得探究的深奧之處。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切要合情、合理、合法,沒有理法不是大寫意。所以畫大寫意也要依法、依理、依情。這個理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精髓之理,這個法就是天地自然規律之法,這個情就是社會自然與人之情。
大寫意花鳥畫在達到很高境界時,畫家本人在作畫過程中并不完全是在畫畫兒。完全是畫家本人情感的流露與宣泄!是畫家本人對社會,對自然,對人生,對藝術的認識與理解。通過作畫的方式宣泄到畫面上。借物抒情,情感才是畫面的核心價值。筆墨則屬于次要位置。那種直抒胸臆的表達,筆墨則完全為情感而流露。筆墨自身的起伏、頓挫、回旋、轉折、拖拽、濃、淡、干、濕、粗、細這些變化是隨著畫家本人情緒的變化而變化。是隨著畫家本人情感的流露而流露。而不是完全依托在物象上,筆墨形象在這個時候屬于次要位置。一幅好的大寫意花鳥畫作品,我們除了看到它表象的筆墨以外,更多的關注畫面上作者精神與情感的表達。那種畫面上內在的精神往往比單純的筆墨更能感染人,更能打動人,更能震撼讀者的心靈。反之用筆很大,毫無內在可言。平,板,滑,流,則不屬于大寫意! 所以說畫畫并不是單純的畫畫,那樣就太膚淺了。
毛筆的運用是如何將你手中之筆而完美表達你胸中之意,心中之情,這是最關鍵的,用筆就成了中國畫最為講究也最為挑剔的評判標準。怎樣用筆,如何用筆,把毛筆的功能發揮到極致就成了一幅好的寫意花鳥畫必備要素。筆人人會拿,我認為畫畫有時也不一定非要講究執筆方法,只要你畫著順手,拿著方便隨意,表達出來的線條附和你的心性就可以了。用筆要用到極致,從筆尖到筆腹到筆根甚至筆桿都要用到。輕描淡寫當然味道不錯,但它和大寫意追求的真正精神層面的東西還是有些距離的,當然這里講的是大寫意花鳥畫的用筆。筆要用到力透紙背,力能扛鼎,筆如耕牛。用筆還要有一種用刀的感覺,用斧的感覺,用錘子的感覺,有了這種感覺你握毛筆的手就不再那么緊張,而是感到輕松了許多,隨意了許多,不再那么滑軟無力。
用筆特別是一幅畫中的第一筆尤為關鍵,第一筆要飽沾濃墨。一筆下去從筆尖到筆腹到筆根一直用到筆桿,畫到毛筆中的水墨完全枯竭為止。那種點、錘、砸、砍、揉蹭、拖、擰呀各種非“正規”的技法全用上。畫畫到這時就會產生意想不到,或者意料之中的效果,就會達到你想要達到力度和厚度。畫面就能產生厚重感,體積感,時代感。毛筆就是我們的繪畫工具,要敢于用筆,善于用筆,把筆用到極致。
墨分五色,并不是講每一筆都要墨分五色,每一個局部都要墨分五色,墨分五色是講的整個畫面。一幅大寫意花鳥畫作品如果處處都要墨分五色則顯得毫無重點,散淡無神!在當前中國畫發展變革之中,大寫意花鳥畫如何更能打動人,如何能跟上時代節奏,有更大的沖擊力,張力,我認為有兩個墨色就可以了。一個濃,一個淡。或曰一個陽,一個陰。濃者為陽,淡者為陰,陰陽結合天地造化。作畫亦如此理,只有這樣才更能把握大寫意畫的整體效果,更能突出大寫意的筆墨精神,塑造出來的物象更具時代性與沖擊力。看著只有兩個墨色,一濃一淡,我們再加上白色的宣紙就是三個顏色了,如果我們把作品掛在墻上讀者與畫之間是要有一定的距離,在這一空間當中,空氣的流動,光線的折射,那么我們再看到畫面就不止兩個顏色了,而是感覺畫面豐富了許多。同時我們在行筆時,筆墨不經意的變化與飛白,從筆尖,到筆腹,到筆根那種自然的變化還是很多的,所以說有兩個墨色就可以了。這樣畫面更顯得整而突出,聚而不散。反之我們一味強調墨分五色,或墨色變化過多,近看挺玄妙,遠觀則顯得灰蒙蒙一片沒有精神。大寫意花鳥畫要敢于用濃墨,敢于用整墨,因為中國畫的墨不是黑,而是亮。越黑的畫越亮。越黑的畫越跳,這一點同西畫正好相反。所以我們必須會用墨,敢用墨,用到墨色黑而不滯,活而不僵,聚精會神,使畫面充滿墨色的瑰麗。
筆墨變化要把握全局,局部變化應服從整體變化。要講究畫面整的效果,局部變化要少,該黑的地方一定要黑,該不要有變化的地方就不要有變化。小的趣味好掌握,大的關系難處理,一定要把握大局。要敢用黑墨,敢用重墨,敢用焦墨,減少局部變化是我對當代大寫意花鳥畫提出來的一個新課題。
中國的大寫意花鳥畫是需要筆墨功夫的,但它更需要文化、修養、哲理、境界與精神,這種文化修養又是在筆墨功夫的千錘百煉當中不斷提高,凝練與升華。我們應該踏踏實實心平氣和從一點一滴做起,逐步的積累和沉淀我們的生活底蘊,文化底蘊。逐步升華我們的精神與境界,不斷反復鍛煉我們的筆墨功夫,沉淀積累我們的筆墨功夫,滋養和升華我們的筆墨功夫。使我們的精神與境界達到內斂、包容、中庸,使畫面達到統一和諧完美,只有這樣才能迎來中國大寫意花鳥畫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
2014.7.20
畫家簡介:邢少臣,1955年生,北京人?,F為中國國家畫院創研部副主任,中國國家畫院邢少臣導師高研班導師,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理事,文化部優秀專家,文化部專家高級職稱評審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特聘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