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東鏗工筆畫作品
工筆花鳥畫是中國傳統繪畫藝術里與寫意花鳥畫相對應的一個重要的繪畫流派。以精謹細膩的表現筆法描繪事物的特征形象。工筆花鳥畫的發展對于中國傳統水墨藝術乃至世界繪畫藝術的發展都是有著一定影響力的。工筆花鳥畫作為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中的三大畫種之一,其風格典雅自然,意形相合,以求達到簡約而不失雅致的藝術效果,其獨有的中國文化特色是一般藝術畫作所無法模仿的。
在寫意花鳥畫中講究筆墨的神采,看重花鳥的意境呈現,追求“形不似而神似”的藝術效果。而工筆畫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之上更注重的是以形傳神,形神兼備,崇尚意境和情趣,追求主觀精神的表達和體現。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工筆畫也為眾多繪畫者所繼承,并且在繼承發揚傳統的基礎上不斷的創新和發展,既浸染出畫家的個性追求,又體現出強烈時代特點的新面貌。福建美協副主席、福建師大美術學院院長檀東鏗先生便是這樣一位致力于工筆畫創作的畫家。
檀東鏗先生工、寫兼得,尤以工筆花鳥作品備受社會各界書畫認識的好評和關注。檀東鏗先生的工筆花鳥作品清麗雅致,詩意盎然,線條有著鮮明的藝術特色,繪畫風格獨時代特征。在筆墨中有深厚的傳統功力,又能結合寫生,自出新意,勾線嚴謹而有變化;造型上善于概括取舍,豐秀大方;著色極為明凈,統一諧調中有對比;構圖上奇正相生,韻味深遠;善用工與寫、白描與重彩、勾勒與沒骨結合的多樣化表現手法,使畫面顯得輕松活潑。
在先生的工筆花鳥畫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濃濃的古風情懷,那些筆尖的細膩、精雕、形象、舒展、自然、對比、婉約、清新雋逸、灑脫輕盈的自然美感使人如沐春風,如飲甘甜的泉水,他的繪畫是靜美而自然的風景。此外,檀東鏗先生善于在“詩”的意境中取畫,達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相融。
觀成功美術館在“翰墨之約 末夏藝象——成功美術館丙申夏季館藏國畫作品雙線聯展”中展出的一幅工筆畫作《誰言冬日百卉殫》,畫作設色艷麗而高雅,在構圖上不墨守成規,敢于創新,將花鳥蟲禽擺放在同一平面之中,又不拘泥于一個空間。仔細品讀,畫中景物雖不繁雜,但主次分明、動靜相應、虛實相生,于平淡中彰顯出獨特韻味。平和靜謐,意境幽遠。以詩言出季節的分明,花卉的的七情、百態。“誰言冬日百卉殫,水仙猶展翠長袖……”。先生筆下水仙清絕秀麗,設色清新,與畫中古色青銅的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營造出一種恬靜舒適的氣氛。在寒冷的冬月如此的花鳥情趣頗有一番清歡之味。
元程棨《三柳軒雜識》謂水仙為花中之“雅客”。水仙花語有兩說:一是“純潔”。二是“吉祥”。在檀東鏗先生的筆墨之下“純潔”最先,這一簇的水仙相互迎揖,有婉然羞澀之態,轉而主枝端莊,左右開合,數朵水仙花爭相斗艷,或俯、或側、或全盛、或半開,一派盎然生意,掩映其后的平靜的鼎中水,和那只小小的蝸牛。著色花葉與花朵、花朵與花朵之間都有著鮮明的對比,翠色窈窕的花葉,飽滿多姿的花朵,各得其所,末簇舒展,花朵回首顧盼,楚楚可人,整幅畫面勾勒精工,筆致細膩,設色濃艷而不乏文雅。掩卷之時,若有不舍。
檀東鏗先生的工筆畫有深厚的傳統功底和文化底蘊。長期師從省內著名國畫大師鄭乃珖先生,又得到省內諸多著名畫家陳子奮、蔡鶴汀、蔡鶴洲、宋省予、林子白等多方面的指導,在雙鉤重彩花鳥畫、寫意花鳥畫、山水畫上都有著扎實的基本功。在創作中,先生十分注重寫生,他能把傳統的功夫融入到寫生之中,并在生活中不斷的豐富和發展它。在幾十年的堅持和創新之種先生在創作中形成了個性鮮明的繪畫風格,在工筆花鳥畫上成為國內獨樹一幟的名家。檀東鏗先生的工筆作品,不管是小品畫作或是整幅畫作都有著精湛的繪畫技藝,無論線描,設色,造型,構圖都給人韻味無窮的意境。(文/成功書畫家網 《當代書畫家》記者 左左)
畫家簡介:
檀東鏗,1943年4月生于福建福州,祖籍永泰。1965年畢業于福建師范大學中文系本科。曾任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福建師大美術學院院長、碩士點學術帶頭人、省美術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省陶行知畫院院長、福州市美協副主席、省文聯委員、省政協委員、國家教育部高校本科評估專家組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