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書畫家網(記者 馮宜玉)11月28日綜合報道 書道傳承、翰墨魅力,由甘肅成功書畫藝術研究院、成功美術館聯袂成功書畫家網組織此次書畫精品”線上線下聯展,“翰墨之韻 書法之美——丙申成功美術館館藏書法作品聯展”將于今日與廣大書畫愛好者和藏家見面。
書法是中華民族精神最基本的藝術表現形式,凝結著千余年來炎黃民族的智慧光芒,閃耀著中國古代文人的審美精神,對于中國人來說堪稱中國的“第四宗教”,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和藝術魅力,而且在世界文化寶庫中也獨放異彩。在其從甲骨文、金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東漢、魏、晉的燕書、草書、楷書、行書諸體漫長的歷史沿革中,書法一直散發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并在其整體形態、點畫結構、墨色組合上的獨特審美,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
書法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土壤,傳統文化是書法賴以生存、發展的背景。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漢代以來的書法理論,具有自己的系統性、完整性與條理性。與其他文藝理論一樣,書法理論既包括書法本身的技法理論,又包含其美學理論。
中國的書法有五種書體,篆、隸、楷、行、草,都獨有其藝術特征,如篆書的純凈簡約、莊嚴美麗,隸書的“蠶頭燕尾”、“一波三折”,楷書的方正楷模、氣魄恢宏,行書的舒展流動、疏密得體,草書的飄逸灑脫、氣意相通。因而也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在“法度、尚意、尚態、碑帖”的爭論和濃、淡、干、濕;搭配、穿插、呼應、避就等組合構成關系的處理中,中國書法走進了多元化的現代,使其在內在精神、藝術觀念上呈現出了現代化,使其在呈現時代主題中大放異彩。本次聯展活動,我們將帶你們在當代書家的佳作中,領略篆書的古樸厚重、趨勢端莊,品讀隸書的去繁就簡、形體優美,體味楷書的大雅莊重、氣魄宏闊。在行書的舒展靈動、顧盼呼應中,暢想書法之雄強、柔婉兼具之美;在草書的騰挪跳躍、大開大合中,感慨其狂放不羈與情自筆露之美。
“翰墨之韻 書法之美——丙申成功美術館館藏書法作品聯展”專題活動,將選取成功美術館館藏量大或者有一定影響力的全國當代著名書法家進行組合式宣傳,以網絡展廳為載體,以網頁和美術館微信公眾平臺展覽的形式介紹優秀的書畫藝術國粹。此次聯展活動將繼續用現代觀念提升和純化傳統藝術內含,用現代的技術平臺弘揚傳統文化精神、展現現代精神氣象的創新性聯展方式。此展旨在尚意宣情、抒情揚理的國粹書法中,探尋書法藝術的神韻,傳承經典文化藝術的魅力。隨著時代環境、格局的變化,中華文化面臨的挑戰在不斷加深,其對世界影響的也在不斷增強。
附:“翰墨之韻 書法之美——丙申成功美術館館藏書法作品聯展”入選書家:
鄒德忠(中美協理事),李尚才(中書協理事、河北書協副主席),韋克義(中書協理事、廣西書協名譽主席),張文瑞(海南書協副主席),陳其吉(海南美協副主席),邢秀(內蒙古書協副主席),蔡永峨(青海書協副主席),楊京耀(青海書畫院副院長),王子榮(云南書協副主席),李國光(湖北書協副主席),郁志桐(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市文聯理事,北京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王蒙(陜西書協副主席),孫學東(河北書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