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書畫家周刊——逄建明
成功書畫家網12月27日訊 25年來,逄建明先生專注于臨摹、寫生、創作的交替循環,從而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和別具一格的寫意花鳥風格,畫內滲透著傳統和具體的情境,而在這基礎上又透露出對象外的升華。在《當代書畫家》10月小版既總第692期,用“秋光似畫”的主題,再次分享了盧云亭先生的山水畫《焦蔭》、《紫雪》、《秋荷》、《香遠韻幽》等12幅作品,每幅作品都體現著疏朗淡逸、空靈遼遠的感覺。
成功美術館館藏《焦蔭》
中國花鳥畫集中體現了中國人作為審美客體的自然生物的審美關系,具有較強的抒情性。它往往通過書協作者的思想感情,體現時代精神,間接反映社會生活。當代寫意花鳥畫在置陳布局、審美導向、意境追求方面都有了顯著變化,更講究形神兼備與情景交融,賦予筆下物體以旺盛的生命力和強烈的鮮活性,前有潘天壽、王晉元等花鳥大師珠玉典范,而新一代的寫意花鳥畫家所作出的探索與成就也有目共睹。來自山東諸城的逄建明就是這樣一位有所建樹的藝術家,他的作品表現手法上力求出奇制勝,畫面也有與眾不同的形式美感,這種創新的努力,受到業界評論家的交口稱贊。
成功美術館館藏《秋荷》
著名畫家郭西園先生曾這樣評價逄建明的花鳥畫作品:“他的畫注重意境的營造,追求深厚的內涵。在自然清醇的畫面上,無孤傲、冷僻之感。既不失浩瀚之氣,又別有一番俊逸。看似平淡天真,但凝神而思,則玄機巧布、底蘊彌深。”《焦蔭》、《香遠韻幽》等一幅幅花鳥畫中,他準確無誤地捕捉到了花鳥的瞬間,并充分發揮瑰麗的想象力將此情此景付諸筆端,飽滿深厚的內涵底蘊力透紙背,且畫面中有情景、有思緒、有意境,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從他的畫中,我們會讀到對生命及生活的理解、超越和贊美,讀到一種純自然、充滿激情、高雅的審美意趣,讀到一種立于超脫、真誠的文人氣質和清新俊逸的詩意和品格。
成功美術館館藏《香遠韻幽》
多年來,逄建明在藝術審美上仍保持著孩童般純凈、質樸與超脫的文人情懷,從其作品的點線筆墨間,能看出他對自然風光的無限熱愛與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憧憬。這種心境心魂的形成,離不開長期以來對寫意花鳥藝術的不懈探索與持續追求,離不開多年創作經驗積累過程中深刻的思考。的創作既繼承了傳統筆法的精髓,又具有推陳出新的濃烈時代感。觀其畫作,筆墨格局皆有法度,或縱筆揮灑,或細心勾點,或水墨暈章,或彩墨兼施,或潤含春雨,或干裂秋風。用筆疾徐有致,作品時收時放,達到心手雙暢、法隨意生的境界。
成功美術館館藏《紫雪》
逄(pang)建明(又署碩灃),山東諸城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畫院特聘畫家,香港國際畫院花鳥畫藝委會副主席、諸城市文化館副館長。國畫作品十余次在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主辦的全國大展中入選或獲獎,并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國家博物館、軍事博物館等地多次展出,被多家藝術機構及國內外友人收藏,在《美術》、《中國美術館》、《美術報》等學術報刊多次發表作品或作專題介紹。(實習記者/李宏丹)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隴ICP備17005074號隴網文(2016)6819-012號
2018 www.notedse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