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寶利山水畫《晨暉》
古人云:“智者樂山,仁者樂水”。其所反映是國人以山水之性情喻其品格、德行的寫照,因而中國的山水畫在創作中注重由情感到氣格的意境營造,“師造化”從真景而造景,再至“化境”。從親近自然、回歸自然,到宇宙萬物融為一體,達到主客觀世界的渾然一體;當然也更是創作者與欣賞者在潛移默化的真境、神境、妙境高深境界之中的隔空心神相會,是國人陶冶情操,凈化心靈,追求精神境界升華的載體。4月14日,由甘肅成功書畫藝術研究院,以成功美術館、成功書畫家網等為基礎平臺舉辦的“臥游八荒山岳 暢神筆墨丹青——丁酉成功美術館館藏山水畫作聯展”盛大開啟。
聯展活動以成功美術館、成功書畫家網等為基礎平臺的框架,再次深挖館藏作品的藝術內涵、細致分類館藏作品的文化屬性。為廣大書畫愛好者打造一場,以墨色為藝術基調,以歌頌祖國山河,呈現時代風格的山水畫為主旨。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直機關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胡寶利先生的山水畫入選并展出,其山水作品以其枯筆渴墨的獨特皴法,疏朗神峻山水畫面,贏得廣大書畫藏家和愛好者的喜愛
和青睞。
胡寶利山水畫《佛禪耀峰》
本次展來將為廣大的書畫愛好者帶來胡寶利先生創作的《晨暉》《雪魂圖》《陽峰圖》《佛禪耀峰》等多幅山水佳作。作品都以枯筆渴墨皴出山體的峻朗,通過墨色的層次漸變,在畫面上向觀者展示了深遠的幻想空間。疏朗中見其深邃,簡遠中隱其博大,構成了胡寶利先生的山水畫藝術筆墨語言的顯著特征。對于觀者而言,墨落紙上的斑駁陸離、蒼茫厚重的視覺感,畫面布陳中的黑白、虛實對比,以及在山石空間處理上,融匯山水自然中天地相接、原野茫茫的視覺效果,總能給人以心靈的震撼,讓觀者不知不覺之中進入畫家描摹的山水意境。
就本次展覽中展出的畫作《雪魂圖》筆墨毫鋒脫穎,所象蕭疏,帶給觀眾的是一種遼闊曠遠的高山意境。在遠山的飄渺虛幻和近景的焦黑渾厚之間,石色濃淡而積有沉蔭,留白則將高山之間的霧氣和流云相融合不知云終何往,氣終何去;細小之處可見點墨瓊讕,其空氣及空間透視,盡見山川之雄偉,高天之雄潤。給觀者造成了一種山勢近在眉睫,山水、流云相攜而來的山川情懷。先生另一幅山水佳作《佛禪耀峰》則輔以淡淡的云霞,將山川照耀的壯美而瑰麗,水墨和淡彩將整幅畫作描繪的極富禪意和詩意似有“詩佛”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之感,胡寶利先生的山水畫亦有蟬蛻塵埃之中,浮游萬物之表也之意。
胡寶利山水畫《雪魂圖》
觀胡寶利先生的畫作,無論哪一幅都能從中看出先生在傳統畫法上融入了西畫明暗的處理方法,墨落于紙上常常將石山龜裂的平面感和石塊的空間感表現出來,成就了其畫作用墨的個人風格。整幅畫作無論是全景式的構圖還是別有情趣的邊角小景,都表現出畫家對中華傳統文化和人文環境的關注,以及對祖國山川秀水的熱愛和贊美。在國畫的創作中以自然化的筆墨線條來展現自然界的山川之美,畫面中極具審美的藝術視覺及巨大的感染力量都極大的超出了繪畫技法上的寫實物象。所以,胡寶利先生的山水畫引人入勝,備受社會各界書畫愛好者的關注和喜愛。(《當代書畫家》/成功書畫家網記者 左左)
畫家簡歷:
胡寶利,1955年出生,祖籍山東萊陽。現為中國國家畫院專業畫家、藝術交流部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文化部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美術委員會主任,文化部藝術市場評估委員會委員, 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全國人大人民藝術家書畫院副院長、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副會長、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促進會西山國畫院院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特聘教授、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胡寶利山水畫《陽峰圖》
胡寶利山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