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云亭山水畫《一泓春水疾 十里柳風和》
4月14日,由甘肅成功書畫藝術研究院,以成功美術館、成功書畫家網等為基礎平臺舉辦的“臥游八荒山岳 暢神筆墨丹青——丁酉成功美術館館藏山水畫作聯展”盛大開啟。展覽以再次深挖館藏作品的藝術內涵、細致分類館藏作品的文化屬性為主旨,為廣大書畫愛好者打造一場,以墨色為藝術基調,以歌頌祖國山河,呈現時代風格的山水畫作為標準的高水準線上線下聯展活動。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盧云亭先生的山水畫入選并在展覽中展出, 盧云亭先生的山水畫草木豐茂象征社會的欣欣向榮,山色空濛象征著畫家內心對自然和諧的追求。其風貌獨具的山水畫作,也使其成為東北年輕山水畫家中的翹楚,作品多次在蘭州成功美術館展出吸引眾多書畫愛好者的觀展。
盧云亭先生的山水畫有著朦朧的詩意卻不缺傳統繪畫的意境,作品中充滿了他對中國水墨繪畫的思考和他在水墨藝術這塊“試驗田”上,大膽嘗試的成果。先生運用筆墨的表達將氣勢磅礴的高山流水展現在欣賞者的面前,將對家山故土的深情融入這山水草木之中。所以,先生筆下的萬物生長生機勃勃,蓬勃繁榮。他將大千世界的萬般體貌,以其詩意的水墨情話表達的意趣盎然,展現著大自然猶如新生般的活力氣息。
盧云亭山水畫《高山流水琴三弄 明月清風酒一樽》
在創作中盧云亭先生汲取傳統國畫的營養,吸收西畫方法,在水、墨和色彩的交融中,創造了朦朧而又富有層次,細密而又有章可循的山水畫新面貌。草木豐茂象征社會的欣欣向榮,山色空濛象征著畫家內心對自然和諧的追求。此外,盧云亭先生在創作中更是將中國漢字藝術融入了山水畫的創作中,帶著這樣一種變革求新的強烈意愿,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他不僅突破了傳統繪畫的筆墨程式,而且超越了古代山水畫的品格意境。
本次展覽展出了盧云亭先生創作的數幅山水作品中,從畫面中可以很清晰的解讀出先生用文字代替自然物體,構成形象,組成畫面。作品《一泓春水疾 十里柳風和》、《高山流水琴三弄 明月清風酒一樽》采用立軸豎式構圖,遠遠望去,畫面具有山水畫式的造型結構,其中有頂天立地的山崖,還有飛流直下的瀑布,但走近細看,畫面上卻找不到任何模擬自然的物象,那些看似山水景物的圖像原來都是由鋪天蓋地、層層疊疊、或疏或密、或濃或淡的漢字形成。盧云亭先生稱自己“搞書法比畫畫的時間長”,正是這種良好的書法修養,使得他創作出這批獨一無二的“變字為畫”的“漢象文字”系列作品。
盧云亭山水畫
先生在藝術的創作研究中從殘存的佛教經書中選取文字,用甲骨文和篆隸行草各種書體“寫成”畫面,一般情況下,一幅畫采用一種書體一種字號,作品之間,幅幅不同,件件有別。與此同時,盧云亭先生還用濃淡不一的水墨潑滿整個畫面,如果說文字是骨架,那么由水墨形成的色面就是肉體,它們共同組成了畫面中那些“似是而非”的山水形象,更帶給欣賞者一場“有聲有色”的視覺享受。
縱觀盧云亭先生的繪畫作品,是多方吸收化而融之,其中隱隱所現者,黃賓虹,黃秋園,李可染,傅抱石……如龍瑞先生所言:“基于對中國畫筆墨本體的認識,將創作的視野放在了從傳統法式向現實感受轉換,從自然山川向筆墨表現轉化的基本思路上,將筆墨落實在對大自然的感悟中,落在自己的畫面上,使筆墨和情感、造化與心源得到了完美的統一。”先生的繪畫作品,在當代畫壇上,既不獨標其異,但亦別開生面,貼近傳統,守道自然,貼近古人,凸顯現代精神。(文/成功書畫家網 《當代書畫家》記者 左左)
畫家簡介:
盧云亭,1961年生,黑龍江同江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同江市美協主席,現為中央美術學院訪問學者。職業畫家,定居北京。北京南北畫廊藝術總監,北京大學《水墨中國》責任編輯,北京榮寶齋特邀畫家。

盧云亭山水畫
盧云亭山水畫
盧云亭山水畫
盧云亭山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