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耀南人物畫作品《朝圣路上》
姜耀南先生是一位十分專注的畫家,其繪畫無論是現代人物還是宗教人物都在新穎脫俗的立意、嚴謹縝密的構圖和清麗不凡的筆墨中,以及沉靜的審美取舍里創作出了一大批扣人心弦、直擊人心的藝術佳作。以其水墨鄉土人物繪畫而言,既有現實生活的故事呈現,又有扎實的中西繪畫藝術技法沉淀,再加上以形寫神而形神兼備的造型勾畫,讓我們于其豐富多變的人物造型和追求真意的筆墨造像中,展現了畫家對鄉土文化和勞動人民的關注,胸懷真意而蘊藏詩性,風韻傳神又意境渾厚。

姜耀南人物畫作品《甘南草大原上的藏民》
眾所周知姜耀南從事繪畫四十余載,擁有極其扎實的繪畫基本功。其早期的連環畫和西畫藝術實踐,為其能夠在繼承傳統和吸收外來技法上突破發展、衍生創新埋下了伏筆,使得其在后來的水墨國畫實踐中,傳統與現代藝術元素的交融更為凝練,滲透到了畫圖的筆墨肌理和構成細節。從筆墨上看,姜先生以現代人物形象和生活為主題的畫作,在筆法用墨上,緊緊抓住了沉潛已久的傳統文脈,墨色淡雅,白描見長,使得他的人物畫產生了似薄實厚、惜墨如金,端莊中夾雜秀麗、清水出風容與眾不同的風格。成功美術館所藏《朝圣路上》《甘南小胞妹》作既是如此。而這一美學特征,又正是畫家綜合渾厚質樸的中原文化、神秘浪漫湘楚文化和豪邁粗獷的西部人文特點的融匯呈現。

姜耀南人物畫作品《歸途》
還如這幅《甘南大草原上的藏民》,畫家充分發揮了國畫筆墨線條的作用,粗細、濃淡變化對比強烈,筆墨流暢而轉換自如。同時又融入西畫人物解剖和光影透視的辦法和國畫水墨渾厚與秀麗的變化,以淺淡的墨色和赭石皴染為媒介構成人物衣飾的質感和人物造型的立體效果。在人物臉部、手以及衣袂等細節處做了細致的處理,使得人物畫面更顯傳神,也更具時代風貌、地域特征和鄉土味道。如寬闊的長袍、厚實的奶桶,還有那藏胞帶著的現代樣式的遮陽帽等等,都是藏鄉鮮明的民族風情和時代昂揚鮮活的風貌集中呈現。靜態的畫面表現,卻在畫家富于節律和活性的藝術表現中顯得更有動感,也更可見畫家對 “乾坤萬里眼,時序百年心”般的國畫藝術時空構成深度理解和實踐。

姜耀南人物畫作品《憧憬》
因此總體來看,姜耀南先生的人物畫作古今、中西兼取,所涉藝術元素十分豐富,生活擷取積淀扎實,其畫作面貌對觀者極富吸引力。具體而言姜先生的水墨鄉土人物創作,兼取“題材”與“藝術”、“時代”與“傳統”,“現實”與“意象”等元素,筆力線條、人物造型、形象描摹上以傳統為源泉。緊緊抓住傳統文脈精神,深入攫取荊楚文化的精神韻致和特定地域民俗風情的時代變遷,并將其融合注入畫作當中,形成其厚重扎實而靈動活潑的畫面面貌。與此同時姜先生又擷取連環畫線條運用、西畫光影透視等方法,在創作對象的神貌刻畫選取上也更是不拘一格。男女老少、夏裝冬服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鄉土人物形象在畫家的畫筆下可謂精致入微,千人千面無一雷同。勞動場景、歸途小憩等一個個不斷變化的圖式,在畫家蘊含生動故事和主觀情愫的注入中更富生機,平面的畫圖在藝術畫筆的加持下活了起來,仿佛要向觀者講述他們生活的變遷,講述他們對未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試想《歸途》《上街去》《憧憬》等的創作,畫家如若沒有在藏鄉豐富的采風寫生的扎實積淀,怎能創作出如此多直擊人心的藝術佳作。(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馮宜玉)
姜耀南人物畫作品《上街去》
畫家簡歷:姜耀南,1951年12月生,湖北省當陽市人,湖北美術學院畢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書法家協會副會長,中國民族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北京畫院王明明工作室畫家,中央電視臺書畫頻道特聘畫家。
姜耀南人物畫作品《甘南小胞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