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館藏應野平先生山水畫《井岡山茨坪》
應野平先生作為現代中國水墨山水的卓越開拓者、海派藝術的杰出代表,其水墨作品為各界人士所欣賞和贊譽。近期,《西部成功書畫家》將刊載先生的一幅描繪革命圣地的水墨作品《井岡山茨坪》,有著強烈的創新意識和時代意識,為廣大的欣賞者帶來新穎的水墨藝術感受。
在傳統的國畫創作中講求“筆情墨趣”,而應野平先生深刻的理解了“情”字帶給藝術的感染和靈動。從舊時代過來的應野平先生,新中國成立后已近不惑之年,欣逢盛世,觀念更新,層出不窮的新生事物時時激發起他的創作熱情。他用勤奮而包含熱忱的心態謳歌時代變遷,他為了更好的展現內心的那份情感,他走出畫室,深入生活,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先生的畫面愈發的生動鮮活,所寫題材造型精準,見筆見墨,情景交融,絲毫不受傳統舊筆墨程式的束縛。如《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的此幅《井岡山茨坪》一畫,盈盈尺幅之間寫盡新時代革命圣地的新風貌,以及人們積極向上,努力奮斗的生活步伐。畫面以高遠構圖,井岡山峭拔的山峰為主體創作,在險絕的峭壁上,人們開采出一條伸向崖頂的石階,盤桓而上,陡峭而富有勞動者的智慧。山頂繁茂的樹木擁簇著紅色的建筑和寺塔,昭示著這篇生動曾經的艱苦歲月和奮斗歷史。整幅作品以潑墨式的色彩敷以淡赭石、青綠等色彩,滲合著淡墨,給人帶來清新而滋潤的生命意蘊。井岡山深處以淡墨寫出層疊的峰巒,飄蕩的云霧之氣,氣勢開張宏闊。充盈畫幅的是新時代的風尚,傳統繪畫的筆情墨趣,以及畫家對革命故地濃烈的情感和對藝術的執著。
應野平先生踐行“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精”的十六字創作宗旨,在長達六十余年的藝術生涯中,堅持“原創性、藝術性、探索性、前瞻性”的藝術創作理念。滿懷著對生活的激情和對藝術的探索,一次次深入工礦、漁村、工地、海島、茶場,遠赴邊疆、村寨、牧區、林海。用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充實著筆墨創作,他以敏銳的藝術觸角,緊貼時代脈搏,彰顯時代精神,傾訴人民心聲,描繪建設成就,創作了數量眾多、題材豐富、形式新穎的主題性作品。(成功書畫家記者 汪利利)
畫家簡介:
應野平 (1910-1990年)曾名野萍、野蘋,自題畫室為“愚樓”。幼承家學,喜愛繪畫,后專攻山水。初學王石谷、王鑒,后師石濤及宋元諸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曾任上海美協常務理事,上海書協名譽理事,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1988年6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