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5
成功美術館館藏于志學先生作品《塞外風光》
初見于志學老先生的冰雪山水,最直觀的便是那撲面而來的冷寂之感。他以一種近乎虔誠的筆觸,勾勒出了雪落千山、原馳蠟象的壯麗,在汲取傳統筆墨語言的基礎上不斷的進行藝術實踐,創造出“雪皴法、潑白法、重疊法、滴白法、排筆法、光柵法”及“畫山無石、畫林無樹、畫樹無枝”的三無畫法;創新性地提出了“冷逸之美”的理念,用“礬墨”將冰雪的純凈、冷峻、空靈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從而開創了冰雪畫派的新紀元。
沉浸在于老先生的《北國風光》和《塞外風光》這兩幅(“成功美術館館藏當代名家作品乙巳新春線上展”)如夢如幻的作品中,遠山連綿,輪廓在冰雪的輕撫下若隱若現,恰似沉睡的巨人,散發著莊嚴肅穆的氣息。結冰的湖面,如同一面巨大的鏡子,將天空與四周的景致完美地映照其中,那冰面的紋理,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刻的杰作,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與寧靜。被雪覆蓋的松柏,猶如身著銀裝的衛士,傲然挺立。每一根松針上的積雪,都似是大自然賦予的珍珠,閃爍著清冷的光輝,彰顯著生命的堅韌與不屈。而那座座房屋,也被雪溫柔地包裹,屋頂的積雪厚重而綿實,煙囪中升騰的裊裊炊煙,為這冰天雪地增添了幾縷人間煙火氣。
成功美術館館藏于志學先生作品《北國風光》
這兩幅作品從技法上來說,也可算是先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了。他巧妙地運用“留白法”,讓紙面的潔白成為了雪的載體,再用“潑白法”展現出茫茫雪海和雪原的浩瀚無垠;用“排筆法”,依據皴法的基本原理通過用筆、用礬和用墨的變化來表現出雪山、冰川的陰陽相背;而“光柵法”是這兩幅作品中最重要的技法,它在強化水痕線的基礎上,突出了結冰后水面通體明亮、晶瑩剔透的光感。這些技法是于老先生與冰雪世界對話的獨特語言,是開啟冰雪山水藝術大門的鑰匙。在他的畫里,你能看到冰雪的紋理,那是風吹過雪落下的痕跡,是歲月在寒冬中鐫刻的密碼;你能感受到徹骨的寒意,那是冰雪對世界的冷峻考驗,是寒風了掠過湖面時發出的呻吟。這兩幅作品,構圖精巧,筆墨濃淡相宜,畫家將冰雪世界的冷艷與溫暖、寂靜與生機完美融合,展現出一種空靈而又深邃的意境,令人陶醉其中,思緒也隨之飄向那遙遠而純凈的冰雪之域。畫家通過精湛的技藝和獨特的視角,成功地傳達了一種超越表象的精神內涵,使觀者不僅能欣賞到冰雪之美,更能感悟到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寄托。
于志學老先生的冰雪山水,是他用一生的熱愛與執著,為我們構筑的一個冰雪藝術王國。在這里,冰雪不再是寒冷的代名詞,而是成為了藝術創作的源泉和靈感。他用筆墨賦予了冰雪靈魂,讓我們在喧囂的塵世中,有了一片可以安放心靈的潔白天地,讓我們得以領略到冰雪世界的獨特魅力與無盡詩意。
(文\成功美術館 蔣成蓮)
成功美術館館藏于志學先生作品《北國風光》
畫家簡介:于志學 筆名問津、干城。1935年生于黑龍江肇東市。冰雪山水畫創始人,黑龍江省畫院名譽院長,第五屆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創作院創作研究員,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副會長,英國劍橋大學國際傳記中心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