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6
中國和西班牙作為東西方兩大文明的重要代表,兩國雖然相距遙遠,但一直相互影響。“文明的回響——匠作之美”藝術展展品包含絲綢、玉器石器、金屬、布藝、剪紙、木版、木雕、蠟染等諸多藝術材料與藝術形式,致力于探討中國傳統文化資源與現當代藝術創造的關系,以藝術的角度弘揚“工匠精神”,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闡釋中西文明的“回響”,旨在加強兩國人民的藝術交流。
中宣部常務副部長、國家電影局局長王曉暉致辭
中宣部常務副部長、國家電影局局長王曉暉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改革開放40年,是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經濟總量連上新臺階的40年,也是中國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40年。這40年里,中國文化事業普惠民生,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也與豐富的世界文明相融相通、交相輝映。希望中國與西班牙兩國藝術家通過相互學習、碰撞靈感、深化合作,更好地促進兩國藝術創作的發展和進步,為世界文化藝術的繁榮和多元化發展做出貢獻。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陸彩榮主持開幕式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陸彩榮表示,今年是中國和西班牙兩國建交45周年,中西兩國的交往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而越來越密切。希望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增進西班牙民眾對中國文化和藝術的了解,加強兩國藝術家的交流合作,構建人民之間交流的紐帶,搭建中西兩國人文交流的平臺。
中國駐西班牙大使館文化參贊劉雯秋致辭
中國駐西班牙大使館文化參贊劉雯秋表示,“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心相通”,就是文化的相通,文化的交流,文明的互鑒。“文明的回響——匠作之美”藝術展在藝術之都馬德里舉行,同時還進行中西兩國藝術家的交流對話,有利于加強人文藝術領域的相互了解,進一步促進兩國民心相通。
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呂品晶致辭
“同為文明古國,中國和西班牙在文化上是‘心意相通’的。兩國藝術家和人民對于歷史及傳統,都有著深刻的認識,因而也更能激發起共同的情感,共同為人類文化的延續與創新提出新的理解與創新。對歷史與傳統的追求,本質是對當下和未來的展望。”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呂品晶說。
歐洲設計學院院長對外關系處主任羅西奧·奧爾蒂斯·貝坦庫爾特致辭
“今天的全球是一體化的世界,附加值、滿足需要、情感體驗是我們選擇產品或者服務時的理由,因此我們也更需要回歸歷史,結合傳統與現代、手工藝與高科技。本次展覽就體現了傳統與現代的結合與追求。”歐洲設計學院院長對外關系處主任羅西奧 奧爾蒂斯 貝坦庫爾特說。
(左起)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陸彩榮、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呂品晶、中國駐西班牙大使館文化參贊劉雯秋、中宣部常務副部長王曉暉、馬德里康普斯頓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埃琳娜·布蘭科·岡薩雷斯、歐洲設計學院院長對外關系處主任羅西奧·奧爾蒂斯·貝坦庫爾特、馬德里官方設計師學院原副院長胡立安·弗蘭克為開幕式剪彩
在中西藝術對話論壇環節,馬德里官方設計師學院原副院長胡立安 弗蘭克、中央美術學院協同創新辦公室主任岳潔瓊等中國與西班牙藝術家、設計師就“中國紙文明”“絲路上的藝術交融”等話題進行了交流對話。
中外嘉賓參觀藝術作品
據了解,“文明的回響——匠作之美”藝術展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駐西班牙大使館、中國外文局、中央美術學院、歐洲設計學院主辦,中國報道雜志社INTERNI設計時代、中央美術學院絲綢之路藝術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承辦,馬德里中國文化中心和歐洲時報協辦支持。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陸彩榮(左一)向中宣部常務副部長王曉暉(右一)介紹藝術品
西班牙藝術家參觀藝術展
馬德里康普斯頓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埃琳娜 布蘭科 岡薩雷斯、當代著名建筑師凱撒 魯伊斯 拉雷亞等100余名中國和西班牙當地藝術家、政商及媒體界人士出席活動。展覽將持續至11月25日。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