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6
成功美術館館藏李呈修先生山水畫長卷《山居圖》
中國的山水繪畫,“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的最高生命理想追求和澄澈藝術境界營造,帶來的可賞可玩、可居可游、可興可觀的畫面具象呈現,往往能讓觀者的神思沉浸于自然的靈境里,情感蕩漾于天地的虛空間,而生生出美的享受、情的愉悅來。譬如筆者賞讀2025年“五一勞動節”成功美術館館藏名家作品線上展,這幅李呈修先生青山郁郁蔥蔥可親可居,綠水清波微漾可賞可觀的手卷畫作《山居圖》,青山迢迢層疊連綿,大江湯湯寬闊遠去,漁舟一棹蕩漾,山居高樹掩映,不知不覺間讓人精神往來、神游其間,而有了那“結廬在人境”“潮平兩岸闊”的晶瑩騁懷心境來,亦于之悠然的山川云煙自然里,“窺見了大宇宙的生氣與節奏”而證悟獲得了物我兩忘的畫境圓成。
畫家于一圖之間收斂眾景、囊藏天地而萬象騰踔矣!故而于這畫面統攝諸象、運籌山水、置陳布勢的角度來觀,李呈修先生的這幅《山居圖》手卷,猶顯移步換景而神超理得的游心所寄來。畫家筆鋒正側兼用、揮毫徐疾相濟,而勾皴擦染、墨色相彰的線面組合、虛實氤氳賦象寫景中,山環水繞、峰回路轉的江岸山麓環抱處,脊谷起伏、山崗陣列又密樹蔥茂深境里,更見樓宇飛檐、殿閣鱗瓦錯落安布于畫卷右側;又有縱橫開合、蜿蜒綿迭的崇山峻嶺承舉烘托,郁郁蔚蔚、起伏蒸騰的林密云深蔭蔽映襯中,還見超拔峰巔處的重重屋影、渺渺殿閣與之遙相呼應。于是峰巒正奇遠近、林木疏密有致、屋宇藏露顯隱、山徑曲直俯仰,而或自然丘壑或人文景觀井然矣,或主觀意識或客體對象交泰矣!
畫家這種充滿對立統一規律,還立意定景、因情布勢的辯證造景造境之理趣,猶然見于其隔水相望、顧盼相映、遙遙相對的畫面左端奇峰秀水、群山疊瀑構成中。豐潤墨色渲淡的郁郁蒼蒼臨水山腳處,渴筆焦墨略略干擦愈見青苔斑駁的石質肌理形貌;與這幽暗滋潤的山石之貌相較,援壁向上而干筆中鋒,或行或止頓挫勾勒的嶙峋險峻山隘,又取赭石之彩填染越顯其崢嶸巍峨、崚嶒陡峭的傲然形姿,以旗桿獨矗、山房高踞點綴尤彰其主客體合、坐觀萬景的宇宙意識。再有其后墨色蘊藉交映、蓊郁朦朧造景的超拔主峰,還高下映照、虛實相生;淡墨淺彩枯濕皴染生發的縱橫巒崗,又相望對峙、兩山相夾,而見水出峰口、瀑瀉泉流、急緩層疊、聚散奔涌的動靜相彰、音韻而律的天地同和體道精神來。
成功美術館館藏李呈修先生畫作《好山十里都如畫》
由右至左神游萬仞,從近到遠心騖八極。中國山水繪畫的散點透視章法運布,于尺幅之間帶來萬仞之高、百里之迥的景致高度概括,往往超越了焦點視野的羈絆,將之畫家的運思和觀者的神會都帶到了“無往不復”的精神自由世界里了。即如李呈修先生這幅山水手卷《山居圖》中,那“目所綢繆”還湛藍構染的碧波蕩漾里,二三疏密點綴的逍遙而游、清影漁舟;那“視同萬里”而水天相接處,墨色暈染而成的連綿遠山、悠然云嵐;那靜默澄照而自然留白的無畫虛空間,因之遠山相襯、近峰相映、流水相銜、舟船可渡,而“實景清而空景現”越見盤桓、流連、綢繆之情,愈增遠近不拘、回返自心、自由自在的空間感覺來。碧水淼淼,青山迢迢;云煙浩邈,輕舟杳杳。讀李先生《山居圖》手卷,可謂隨心換步,有無窮無涯之趣;移情入境,而生靜心澄懷之想。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馮宜玉)
成功美術館館藏李呈修先生畫作《萬里動風色》
畫家簡介:李呈修,1960年出生,山東聊城人,曾就讀于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第八、第九次全國美代會代表,中國畫學會理事, 中國友誼促進會理事,北京文聯理事, 第六屆北京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北京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北京市海淀區美協副主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訪問學者,文化部中國山水畫創作院院委,《藝術市場》惠風畫院副院長,九州出版社美術編審。
李呈修先生手卷畫作《山居圖》,請橫屏欣賞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