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9
成功美術館館藏趙宇先生作品《徽山雨后瀑聲喧》
謝赫六法是中國古代美術品評作品的標準和重要美學原則,包含“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jīng)營位置、傳移摹寫”。趙宇繪畫創(chuàng)作在多個維度上,都在踐行著謝赫六法的美學內(nèi)涵。無論是對墨色、用筆、象形、賦彩以及構(gòu)圖的精妙把控,還是將傳統(tǒng)山水畫“以景寫情”的理念,始終都貫穿于每一幅作品之中,可圈可點。
成功美術館館藏趙宇先生作品《徽山雨后瀑聲喧》
譬如作品《徽山雨后瀑聲喧》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雨后徽山生機勃勃的畫面。雨水洗凈了徽山的鉛華,讓一切都顯得那么清新而明亮。畫面中遠山如黛、近水含煙,從近到遠、由實及虛,形成了豐富的視覺層次感。色彩搭配上既保留了傳統(tǒng)的青綠山水畫韻味,又融入了灰色和白色色調(diào),濃墨部分厚重有力,淡墨部分輕盈透亮,使整幅作品既淡雅又生動。意境上通過密林和徽式建筑的組合,營造出一種安靜而祥和的氛圍。而《徽風》一作,畫家將筆觸深入到白墻黑瓦的安徽傳統(tǒng)建筑文化之中,用簡潔而富有韻律的線條勾勒出徽派建筑群體的輪廓,每一道線條都像是在訴說著悠久的歷史。那斑駁的墻壁上,仿佛刻著歲月的痕跡,承載著一代又一代安徽人的記憶。而村落周圍的山水、茂林,又與建筑緊密相連,體現(xiàn)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面。
成功美術館館藏趙宇先生作品《天都朝暉》
中國傳統(tǒng)的山水畫中,畫家們衷于“以景寫情”的理念,畫胸中的山、寫心中的水,借以寄托心之所望。在作品《拙峰清遠圖》中,趙宇運用了大量的積墨法,墨色的厚重堆積使“拙峰”顯得古樸而凝重。看似拙笨的山峰仿佛被自然賦予了力量,峻峭而挺拔;歷經(jīng)風雨、矗立山巔的迎客松,枝干挺拔,翠葉如蓋,盡顯君子風范。山的“拙”與云的“逸”,形成鮮明對比卻又相得益彰,給人一種空靈、悠遠的感覺。《黃山暮韻》充滿了自然的美感和詩意。畫中的景色描繪得非常細致,樹木層次分明,色彩運用得當,既有深綠的厚重感,又有淺綠的清新感。一行飛鳥更是點睛之筆,仿若引領觀者步入仙境,流連忘返。這幅畫不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心靈上的慰藉。《天都朝暉》一作,畫家以濃烈而不失和諧的色彩和富有變化的墨線,將天都峰的雄偉與壯麗展現(xiàn)的一覽無余。那初升太陽的光芒,如同希望的曙光,破開周圍的黑暗,灑在山巔之上,熠熠生輝,營造出一種神圣而莊嚴的氛圍。花鳥作品《南湖風韻》中,畫家通過精湛的筆法和色彩運用,描繪出荷花的高潔之姿。淡粉色的荷花與濃淡相宜的墨色荷葉,形成鮮明的對比,增添了視覺的吸引力,同時也保持了典雅的風格。整幅作品清新自然,令人心曠神怡,充分展示了中國傳統(tǒng)花鳥畫的獨特魅力。
成功美術館館藏趙宇先生作品《拙峰清遠圖》
趙宇的作品從徽派建筑的深邃文化到黃山暮韻的自然詩意,從拙峰的凝重到南湖荷花的清新高潔,他用畫筆構(gòu)建起了一個個富有詩意與哲思的藝術世界。這些作品不僅展現(xiàn)了畫家個人扎實的繪畫功底和獨特的藝術感悟力,更重要的是,它們讓觀者能在畫中找到情感的共鳴和心靈的棲息之所。在當代藝術多元發(fā)展的格局下,趙宇以傳統(tǒng)為根基不斷創(chuàng)新的藝術實踐,為傳承與發(fā)展中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提供了生動范例,激勵著更多畫家去探索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交融的美學路徑。
(文\成功美術館蔣成蓮)
成功美術館館藏趙宇先生作品《黃山暮韻》
畫家簡介:趙宇,研修于中國工筆畫學會山水畫創(chuàng)研班,文化部現(xiàn)代工筆畫院胡明哲色彩研修班,《國畫家》河山紀行寫生創(chuàng)作班。受教于現(xiàn)代工筆畫院院長王天勝先生、中央美院胡明哲教授等。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安徽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黃山市美術家協(xié)會中國畫藝委會委員,黟縣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黃山市作協(xié)會員。中央民族大學進修學院書畫院特聘畫家,黃山市書畫院特聘畫家。
成功美術館館藏趙宇先生作品《南湖風韻》
注: 本站發(fā)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wǎng)”文章均來自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