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3
四月的扎尕那
北宋大畫家范寬說:“前人之法,未嘗不近取諸物。吾與其師于人者,未若師諸物也;吾與其師于物者,未若師諸心。”這種注重自然感物獲得,遵循寫形與體神統一的繪畫創構審美思想,也貫穿于此次中國國家畫院張江舟師生甘南采風活動的繪畫實踐當中。正如此次寫生活動導師張江舟先生,在“扎尕那”近三天的課徒寫生中開宗明義所講,“畫寫生不在于像或者不像,重在筆墨關系、結構關系等的感覺,感覺舒服了‘意’也就到了。” 這豈非最為通俗易懂的“師于物”“師于心”闡釋解讀。
張江舟先生寫生示范中
張江舟先生現場指導學生寫生時還強調說:“過去那種細節十分詳細的寫生,實際上起到了一種記錄的作用。但是記錄的功能,早已被相機、攝像機、手機代替了。所以我認為當下的寫生關鍵是對審美感物的訓練,重點應該放在現場找這種感覺帶來的心靈體驗,造型的感覺、筆墨的感覺等等,進而長此以往蒙養心靈。”這種以心之眼體察,重在意求取神的寫生創作理論指導,也正是古人“寫其形必傳其神,傳其神必寫其心”的繪畫審美本質反映。
寫生團藝術家觀察模特
中國國家畫院張江舟師生甘南采風團在扎尕那寫生基地,連續三天以幼、中、青、老等不同年齡當地藏族老鄉,為對象的寫生創作學習中,導師張江舟先生因材施教、答疑解惑、躬身示范、現場批閱。總能一針見血指出學生寫生創作的不足之處,同時還有的放矢具體問題具體對待,繼而給予極富針對性的指導意見,使得來自全國各地且或水墨國畫或工藝美術或工筆重彩基礎的學員們,在水墨寫生創作中身臨其境、轉換視角、心靈感悟,進而學有所獲、藝有所進。
張江舟先生與牛路軍等采風團青年畫家及成功美術館主承辦單位工作人員合影
張江舟先生在與甘肅財經大學牛路軍教授交流中,談到“畫面處理上,要注重大關系,小的畫面關系要為大的主題服務,要統一于主題的表現。”觀看太原畫院盧偉的寫生創作時,贊揚說:“畫面整體的大關系處理的很好,主題很明確。”,同時也還強調要“加強面部結構的表現,增強對象的空間感、體積感。”在對來自西安美院王樂的指導中說:“大線長線條比較多,短線條比較少,這樣筆墨的節奏感就沒有了。要注重長短、粗細、疏密等線的變化,有變化畫面才會生動起來 所以一定要注意線條的質量,要對筆墨的質量有要求。”就曾經從事服裝設計學生翟紅陽的作品批閱中,也還談到了筆意的強調,指出“調和長短、疏密,強化筆墨語言的關系。”張江舟先生對采風活動學員高明云的寫生創作,提出了加強“線”的運用要求。他說:“這幅寫生作品,你的線條都集中在輪廓上,畫面看起來都是輪廓線。結構上沒有線,畫面感覺不結實顯得軟,感覺這皮下的骨頭、骨骼結構不對,立不起來顯得空的。再就是這勾線要放松,應該有意識去找這種松弛的感覺。”
寫生模特在寫生作品上寫上自己的名字
在對連續幾天的寫生實踐創作中,張江舟先生還從書寫性的筆線運用,畫面造型的形體意識,用墨的黑白灰、濃淡、干濕、虛實主要關系及節奏感,以及畫面色彩冷暖厚薄與墨色濃淡干濕的協調統一等方面,進行了總結性的梳理指導。同時在采風、寫生的空余閑暇,采風團師生也還從藝術創作、寫生體驗,以及來到甘南的感受進行了交流。
張江舟先生與牛路軍、蘆嫚等采風團藝術家交流中
其中來自西安美院的碩士研究生郭春暉,無比深情地說到,“初次大學時寫生得甘南之旅,距今已有八年。當時借住在扎尕那村長家,熟悉的土墻木屋如今已經廢棄,院中荒草叢生,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新式藏屋、酒店。改變的是藏民的生活面貌,煥然一新、欣欣向榮,不變的是永遠虔誠的靈魂,正如永不停歇的轉經筒,周而復始,年復一年。老人為我們做模特時,手持念珠,安靜地坐著,中場休息時仍不愿停歇,如平日坐在家門口一樣誦經,口中呢喃不絕,眼神望向窗外的天空,全無外界紛擾。”“他仿如高原上的雄鷹,像風一樣地成長,信仰與虔誠賦予他粗曠豪爽的性格,清澈堅定的眼神。不聲不響,但又透著沉穩如山的精神。”翟紅陽對寫生對象的審美感受侃侃而談。
張江舟先生為采風團藝術家耿文君做寫生指導
“在這個春天,有幸隨張江舟老師甘南,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一次寫生采風之旅。沿途欣賞甘南獨有的壯美風景、樸素民風,心靈上得到了凈化和滋養。近距離聆聽老師的教誨,以及幾天的寫生學習,收獲多多,受益匪淺。感恩老師,感恩甘肅成功書畫藝術研究院、感恩采風團的每一位成員。”采風團遼寧畫家蘆蔓滿懷感恩的談到。“張江舟導師帶領的師生采風團隊,在成功文化集團和成功美術館等各位老師組織安排下,通過導師在甘肅民族師范學院講課,在藏族民居的寫生等活動,把傳統國畫水墨語言在藏族同胞藝術形象表現的具體運用,從理論和方法上都打通了。同時此行所見所聞 也維藝術家們提供了豐富的素材積累。”采風團藝術家高明云介紹說。
采風團藝術家雪天在扎尕那洛克之路
4月6日晨起,大雪紛紛揚揚,整個扎尕那銀裝素裹,一派蒼茫天地。張江舟、牛路軍、江姿影、歐陽秋婷等采風團師生,驅車前往“洛克之路”“仙女灘”“一線天”等扎尕那著名景點采風,觀察體驗春雪里與眾不同、風光迥然的甘南風情。牛路軍教授身處碎玉漫天、混沌朦朧的自然中,不禁感慨“這是一場溫柔的雪,不期而遇又浪漫至極。”張江舟先生在感嘆與這鐘靈毓秀的天地造化美麗邂逅的同時,也還引導身邊的學生們,去體會采風的真諦。這樣的自然體驗十分難得,身處“疏疏密密,漠漠紛紛”的莽莽世界中,看到了仙境扎尕那的另一面,不僅要用眼睛觀察雪景里的自然諸相,更要用心去體驗這安靜又宏大的意境,繼而以著應目會心的感悟體驗,培養情感,溫養自己的審美境界,蒙養自己的藝術情懷。
張江舟先生在雪天取景拍攝
不畏春雪深度采風
童鵬、劉子菡、翟紅陽、郭春暉等采風團藝術家在扎尕那采風
張江舟先生寫生創作中
張江舟、牛路軍、翟紅陽等在扎尕那采風
察看采風團青年藝術家劉子菡的寫生
采風團青年畫家王樂、劉子菡切磋交流
中國國家畫院張江舟師生甘南采風寫生作品展示
張江舟先生速寫作品
牛路軍寫生作品
王樂寫生作品
盧偉寫生作品
歐陽秋婷作品
高明云寫生作品
康泰寫生作品
江姿影作品
蘆嫚寫生作品
郭春暉寫生圖稿
翟紅陽寫生圖稿
耿文君寫生作品
周美良寫生圖稿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