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信托基本流程圖委托人
(有融資需求者)將藝術品委托給信托公司
↓
信托公司將委托人所托之藝術品包裝成金融產(chǎn)品
↓
拍賣公司拍賣變現(xiàn)或文交所上市交易
藝術品交易日益繁盛,而作為交易平臺的文交所卻面臨著法律地位不明、交易規(guī)則不規(guī)范的法律困境,這一尷尬境地之下,首當其沖的受害者便會是弱勢的投資者
法治周末記者 郭素凡
“我們所能掌握的上市藝術品的所有信息都來自文交所公布的藝術品信息,要不是蘇富比(微博)這個事情,誰知道這個藝術品倒了這么幾手,這里面是不是有利益輸送?”泰山文化藝術品交易所(下稱泰山文交所)的一位投資者告訴法治周末記者。
此前,關于蘇富比在香港起訴內(nèi)地女買家任春霞索要拍品成交款的消息被媒體公開,而任春霞所拍得的三件作品中的兩件已在泰山文交所上市交易。這才有了上述投資者的質(zhì)疑。
據(jù)記者了解,由于擔心自己的投資打了水漂,部分投資者組成維權團與泰山文交所進行交涉,并稱已達成“善后協(xié)議”。
1月30日,蘇富比(香港)有限公司(下稱香港蘇富比)工作人員向法治周末記者確認,該案已于1月18日在香港舉行內(nèi)庭聆訊(hearinginchambers,在法官辦公室舉行的僅允許當事人及其法律代表出席的聆訊),但對款項是否已經(jīng)付清等最新進展,均表示不便透露。
消失的女拍家
這一切始于香港蘇富比的一紙訴狀。
根據(jù)香港蘇富比工作人員的確認,濟南女商人任春霞2011年10月3日在香港蘇富比2011年秋拍的“20世紀中國藝術專場”中,以1.138億元拍下了吳冠中的《漓江新篁》、《凡爾賽一角》以及趙無極的油畫作品《10.1.68》。但事后任春霞只支付了兩幅作品的款項,另外一幅成交價為6100萬港元的趙無極油畫作品尚未付款。
因買家未付趙無極油畫的拍賣款和傭金,蘇富比將其告上法庭,追討成交款及利息共約7184萬元。1月18日上午,蘇富比訴女買家任春霞的案子在香港舉行內(nèi)庭聆訊。
這起遠在香港的訟案,引起了內(nèi)地泰山文交所投資者的關注。
原來,任春霞已經(jīng)付款的兩幅吳冠中油畫作品《漓江新篁》和《凡爾賽一角》已于2011年11月15日在泰山文交所份額化上市交易。
《漓江新篁》和《凡爾賽一角》目前在泰山文交所的上市交易代碼為“吳冠中01”和“吳冠中02”。2011年11月4日泰山文交所發(fā)布了這兩件作品的價值報告。報告顯示的估值作業(yè)日期是2011年10月20日,評估人員是濟南市美術館館長師慶榮。
蹊蹺的是,泰山文交所的持有人承諾書顯示,《漓江新篁》以及《凡爾賽一角》的兩幅作品持有人均是位于北京的中國金谷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下稱金谷信托)。之前去香港參加拍賣的任春霞卻銷聲匿跡。蘇富比香港也僅稱其在山東濟南市馬鞍山路2號的某商廈4樓工作。對取任春霞而代之的金谷信托,蘇富比則避而不談。
一泰山文交所人士稱,金谷信托可能是通過“金谷-盛世雅藏藝術品投資單一指定用途資金信托計劃”,來完成持有人的轉變。
那么該產(chǎn)品的委托人會不會就是任春霞呢?
金谷信托銷售部的工作人員對法治周末記者表示,這個項目并沒有走他們部門,對這一信托計劃并不是很了解。而且單一資金信托的信息,根據(jù)信托法,不會對外公布,他們對委托人、受益人的信息必須保密。
“目前藝術品信托很火,尤其是在房地產(chǎn)信托受到銀監(jiān)會嚴格限制的局面下,很多房企采取曲線救國的方式,表面做藝術品信托實際卻在為地產(chǎn)項目融資?!币晃徊辉竿嘎缎彰男磐袠I(yè)內(nèi)人士告訴記者,“如果解釋文交所和信托之間的關系,可以說文交所需要藝術品來上市從而產(chǎn)生交易量,進而抽取交易手續(xù)費;而文交所也為信托提供了一個將藝術品資產(chǎn)變現(xiàn)的平臺,那些藝術品信托計劃通過文交所,融到了大筆資金?!?/DIV>
缺失的法律義務
“如果文交所真的與其他證券交易市場功能類似,則應該要求上市藝術品的持有者詳細披露藝術品來源的合法途徑、關聯(lián)人或者關聯(lián)方,這就像證券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一樣?!北本┞蓭熚浣B智告訴法治周末記者,“現(xiàn)在的問題是,根本沒有法律來規(guī)定文交所應該告訴投資者關于藝術品的什么信息?!?/DIV>
而任何信息全靠投資者猜想。
那么突然消失的任春霞與泰山文交所又是何種關系呢?投資者王林(化名)曾去問過泰山文交所總經(jīng)理屠春岸?!八幕卮鹗?,任春霞我見過,但是不熟,等于不認識。”王林對法治周末記者說。
盡管如此,關于任春霞與泰山文交所是否有關的質(zhì)疑還是不脛而走。一位投資者在其微博中寫道:“我們推斷,泰山的畫(前述兩幅涉案作品,編者注),是他們讓第三方出面拍買而來,只付保證金,等申購款到位后,再去付全款。而趙無極的畫,因為行情低迷,無法申購,所以導致了無法支付拍賣款的情況。這條產(chǎn)業(yè)鏈中,無數(shù)不知情的投資者成了最大的買單者。而政府監(jiān)管的不到位,給了他們巨大的空間?!?/DIV>
對于這一質(zhì)疑,一泰山文交所人士出面予以否定。他認為這種懷疑屬于沒有真實依據(jù)的猜測和想象。蘇富比拍賣行出具的發(fā)票表明吳冠中的《漓江新篁》和《凡爾賽一角》兩幅拍品已于2011年10月6日付清款項(含拍賣傭金),而泰山文交所掛牌兩幅作品是在11月份,因此自然不存在用(或是“擬用”)投資者的錢去支付拍賣款的問題。
對于這兩幅畫的付款問題,香港蘇富比以案件已經(jīng)進入司法程序為由,不愿意做過多評述。
“現(xiàn)在,文交所可以規(guī)避它不想告訴投資者的問題,因為沒有哪個法律規(guī)定文交所應該怎么樣,不能做什么,沒有法律對文交所的義務有所約束。”武紹智說。
文交所藐視38號文
在香港蘇富比的拍賣中,吳冠中的《漓江新篁》、《凡爾賽一角》兩幅作品躋身最高成交單品的第3位和第5位,分別以2642萬港幣、1858萬港幣成交。按照當日匯率折算,價格分別為2154.29萬元人民幣、1515.01萬元人民幣。
這兩幅畫在泰山文交所上市時,根據(jù)泰山文交所的掛牌公告,兩幅畫作掛牌上市價格分別為3600萬元和2050萬元,投資者可按份額申購,每份價格1元,最終,投資者申購的份額為2700萬份和1537.5萬份,與拍得的價格相比,兩幅畫的溢價分別高達67%和35%。
不過,兩幅作品的發(fā)行剛好撞上國務院發(fā)布整頓文交所的38號文件。2011年11月11日,國務院下發(fā)《國務院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38號文)明確,除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所或國務院批準的從事金融產(chǎn)品交易的交易場所外,任何交易場所均不得將任何權益拆分為均等份額公開發(fā)行,不得采取集中競價、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進行交易。
但在11月15日,泰山文交所依然按原計劃發(fā)行了這兩幅畫的藝術品份額。
“多數(shù)投資者和我一樣都買了這兩幅畫的藝術品份額,但申購之后,價格一直往下掉,投資者就被套牢?!蓖趿终f。
“我們向山東金融辦等有關部門都反映過情況,甚至還準備去拉條幅維權,后來組織了20人的投資人代表團,與泰山文交所進行交涉,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簽訂了善后賠償協(xié)議。”王林稱。
據(jù)王林透露,協(xié)議內(nèi)容主要為由于國務院38號文的出臺,文交所目前的份額化交易制度存在不確定性,有關停或轉型的可能。雙方約定“如甲方繼續(xù)經(jīng)營且根據(jù)38號文的要求更改了已上市三件作品的交易規(guī)則,乙方不再繼續(xù)參加交易,并且和甲方解除原先簽訂的入市協(xié)議,有權要求善后主體按照成本價返還乙方投資款”,“如果甲方被關停,乙方有權要求善后主體按照乙方成本價回購乙方原有份額”。
“我們現(xiàn)在就是在等待38號文的實施細則。”王林說。
對于泰山文交所和投資者之間的協(xié)議是否合法有效,記者向泰山文交所求證,但截至發(fā)稿還未收到回復。
武紹智律師則用“一紙空文”來形容這一善后協(xié)議。
“因為文交所的法律定位并不明確,其交易規(guī)則也無法律規(guī)定,投資者承擔的風險很大,卻沒有對等的法律保障。維權者與文交所簽訂的善后協(xié)議中的"善后主體"更是沒有法律定位,"善后主體"究竟是國家、文交所股東的上級單位,還是文交所本身?”武紹智對法治周末記者說。
“文交所問題的解決也許并不那么容易,有來自作為股東的地方國資企業(yè)的阻力,還有整頓后誰來為投資者善后等各種實際執(zhí)行問題,需要一個嚴密的方案來收場?!蔽浣B智說。
注: 本站發(fā)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wǎng)”文章均來自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于志學
菜根譚有云:“鳥語蟲聲,總是傳心之訣;花英草色,無非見道之文?!庇谥緦W先
4件作品 319熱度
張江舟
美學家宗白華先生說:“中國的畫……是一個線條的組織?!?,線條不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2143熱度
杜滋齡
杜滋齡先生是當代畫界風格鮮明而成績卓著的藝術家,其筆下人物汲取技法豐富,
5件作品 2166熱度
師恩釗
師恩釗先生的山水畫,著力表現(xiàn)北方山水的奇峻風光,構圖恢弘大氣,筆墨雄渾蒼
6件作品 5103熱度
張捷
傳統(tǒng)和生活,是繪畫創(chuàng)作的兩大重要源泉。前者,不僅以古人浩如煙海的經(jīng)驗總結
7件作品 3407熱度
裘緝木
孫過庭《書譜》中,對古與今、舊與新的“古不乖時,今不同弊”對比批評主張,
5件作品 3240熱度
李翔
關于中國畫的“形神”之論,歷代以來多有闡述。譬如魏晉南北朝謝赫的“應物象
3件作品 4119熱度
張松
“張松先生的山水繪畫,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鄉(xiāng)蕪湖的山水風光、湖中煙
5件作品 7195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