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方翔2月2日報道:日前,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根據中國嘉德(微博)、北京保利、北京翰海、北京匡時(微博)、西泠印社、中貿圣佳、上海朵云軒、北京誠軒、北京榮寶、北京華辰等10家文物藝術品拍賣公司2011年春秋兩季大拍的情況及其公布的數據,以10家文物藝術品拍賣公司的情況為代表對2011年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狀況進行了述評:
2011年,10家公司春秋兩季共舉辦451個專場拍賣,成交56998件(套),成交率75.15%,成交額372.08億元,與2010年的257.37億元相比,增長44.57%,增速較2010年的180%回落較大,趨向平穩。其中,秋拍與春拍相比,各拍賣企業的成交額和成交率有所回落,但年度總體增速基本正常。
受國民經濟的增長、人們對藝術品市場預期信心的增強以及藝術品金融資本和民間資本積蓄的進入等積極因素影響,2009年秋拍至2011年春拍,歷經4季,文物藝術品拍賣每季增長幅度均在一倍以上,出現了市場發展的一輪高峰。
此次2011秋拍回落,屬市場發展中的正常調整。市場增長速度的下降趨勢在2011年春拍早有體現,10家公司2011年春拍環比增速從2010年秋拍的46.78%下降到36.80%,預示著市場各方將出現調整。
在全球經濟形勢波及藝術品市場的背景下、在傳統藝術品征集困難的實際情況下、在收藏投資者提出多元化產品訴求的需求下,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需要在堅守原有市場門類的基礎上,開拓更為寬闊的領域。
藝術品投資者及投資機構介入市場后,為控制目前鑒定技術不成熟及鑒定體系混亂帶來的風險,名家收藏、歷史名品、精品集珍專場的可靠性效應和品牌性效應會在以后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中越演越強,而買家理性競買和對作品藝術價值的關注,也將對于藝術品本身和整個藝術品市場的健康發展更為重要。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