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大千 黃山自畫像
這是香港蘇富比(微博)針對2011年秋拍的另一起追款事件,在去年12月份,香港蘇富比就將一名山東女收藏家告上法院,追討近7000萬港元的欠款及利息。據悉這名女收藏家以1.13億元投得吳冠中、趙無極3幅名畫之后,沒有及時繳付購畫款項及傭金。
秋拍過后,香港蘇富比將兩名買家告上法庭的做法對于內地拍賣行業來講實屬罕見。一直以來,隨著國內藝術品市場的逐漸發展,“拍而不買”的現象雖然時有發生,但是國內眾多拍賣公司即使遇到這種情況,也很少會與買家對簿公堂。除了走法律途徑所需的時間較長,未等最終判決,拍品就有可能再次上拍之外,拍賣公司也有維護客戶等更多方面的考慮。同時,拍賣公司也正在通過提高保證金等多種手段來防止出現更多的“拍而不買”現象的發生。
不過,香港蘇富比通過法律途徑追討欠款也為國內藝術品拍賣行業敲響了警鐘。近年來,雖然國內藝術品市場迅速發展,總成交額保持著持續的增長態勢,即使在2011年秋拍遇冷的情況下,2011全年的藝術品拍賣成交總額依然較2010年有所增長,并且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在國際中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在這些數據性的硬指標節節攀升的情況下,國內藝術品市場也暴露不少問題,缺乏契約精神便是其中之一。頻頻發生的“拍而不買”現象,讓中國買家在世界拍場上的形象大打折扣。
契約精神是商品經濟社會的重要原則之一,而契約信守精神則是契約精神的核心。如今,國內藝術品市場正逢重要的發展時期,在買家與拍賣公司共同創造的“天價”神話的同時,在各項“硬指標”屢創新高之時,包括契約精神在內的各種“軟指標”就成為藝術品拍賣市場這個木桶上的最后一塊短板。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