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1
盡管2011年中國秋季藝術品拍賣市場有點“冷”,“贗品門”頻出不窮,各種虛假鑒定、虛報成交額、聯手做局、洗錢行賄等不法行為若隱若現,但中國藝術品拍賣繼2010年占據首席地位之后仍然引領著全球的藝術品拍賣市場。
根據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發布的報告,中國嘉德(微博)、北京保利、北京翰海、北京匡時(微博)、西泠印社(微博)、中貿圣佳、上海朵云軒、北京誠軒、北京榮寶、北京華辰等10家位居國內前列的文物藝術品拍賣公司,2011年春秋兩季共舉辦451個專場拍賣,成交56998件(套),成交率75.15%,成交額達372.08億元。
其中,2011年中國書畫依然占據整個市場的絕對性份額。在10家公司348件超1000萬元中國書畫拍品中,就有207件為近現代書畫作品,成交總額達57.49億元。這里邊,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李可染、傅抱石、陸儼少、黃胄等人尤為突出,占據絕大部分。中國的齊白石在1946年創作的一幅作品創下了去年最貴作品的記錄,去年5月在北京的拍賣會上賣出了4.255億元人民幣(6760萬美元)。2012年,中國書畫的絕對性市場地位和高增長速度仍然不會改變。
然而,在收藏市場興起之前,在中國影響最深的還是傳統的以文會友的收藏觀念。書畫作品是收藏者和藝術愛好者、藝術家之間相互交流、以文會友的一個平臺。書畫收藏熱現在已成為一個社會現象,很多人都在關注不斷攀升的藝術品價格,談論收藏。中國書畫是我國最主要的傳統藝術品,存世量較大,歷代名家知名度廣,藝術價值高。比起瓷器或雜項藝術品來說,中國書畫易于欣賞,受眾面大,新進入的買家通常會從中國書畫入手。
2011年春拍,是繼2007年秋拍之后的又一個歷史高峰,各大拍賣公司的業績紛紛創出歷史新高,10家公司共成交205.09億元。2012年中國春季藝術品拍賣開拍在即,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又會呈現怎樣的強勁勢頭?是否會受到2011年秋拍的影響由激情回歸理性而有所回落?中國書畫藝術品拍賣能否會再上一個臺階誕生新的拍賣紀錄?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