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13
名家珍藏驚艷紐約
在今年紐約佳士得的拍賣會上,一件曾經被山中商會收藏過的清代青白玉梅樹樁形筆筒,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特別是一系列知名收藏家的珍藏,更是讓這件筆筒錦上添花。
“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這件筆筒外琢梅樹樁形,虬枝凹凸有致,得自然、蒼勁之風韻。朵朵梅花競相吐蕊,花容之曼妙引人遐思,儼然一派“寒梅報春”之景致,分外怡人。刀法深峻,立意清幽,以去地高浮雕技法,令所作梅花歷歷奪目。但更令人為之心動的還是其來源,
這件筆筒最早是恭王府的舊藏,在1913年由山中商會舉行的拍賣會上,其被列為第130號拍品,在隨后的收藏者中,包括了伯納德·埃克爵士等,其中最為著名的要算是丹利·查爾斯·諾頓(Stanley Charles Nott)。這位美國玉器收藏大家,特別青睞于收藏中國明清大件玉器,出版中國玉器專著數十種,并成為海外玉器拍賣特別重要的著錄,其舊藏的玉器是收藏家夢寐以求之精品,而此次的這件筆筒的成交價無疑將成為一個重要的市場風向標。
此次紐約佳士得春拍,還將推出安思遠珍藏專場拍賣會。安思遠(Robert Hatfield Ellworth)是美國知名古董商兼收藏家,上海博物館的淳化閣帖就曾經是他的藏品,像此次中國文房的專場拍賣上,清乾隆·御制松花石雕龍紋硯配雙兔呈祥蓋盒、明末/清中期·琥珀雕仙人立像、宜興蓮瓣式水丞等,許多都是當年經過眾多名家珍藏過的,像宜興蓮瓣式水丞就曾經是水松石山房的舊藏。同時,安思遠舊藏的銅鏡珍藏也是格外引人注目,像隋·淮南起照銘十二生肖紋銅鏡、唐·局部鎏金瑞獸紋菱花式銅鏡、唐·雙鶴江崖海水紋葵花式鍍銀銅鏡等,都是難得一見的珍品,并將左右銅鏡市場的走勢。
海外拍賣多個心眼
近年來,國內藝術品市場在超級買家的帶動下,拍賣價格屢創新高,這也讓一些買家將目光投向了海外拍賣市場。從歐美到日本,海外拍賣現場正在出現越來越多的中國身影,就連拍賣會的預展和拍賣現場的布置都多了許多的中國元素。
在2月22日至23日正式舉行的“2012年迎春拍賣會”上,東京中央拍賣行根據中國藏家的偏好,設立了“中國書畫·楹聯”、“中國古代書畫”、“壺中乾坤二日本鼻煙壺收藏家武田弘忠先生藏品” 等專場拍賣;2月25日,全日本拍賣株式會社“2012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舉槌,包括書畫,瓷雜等400余件拍品上拍,書畫類拍品更是打出了“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的主題;2月28至29日,第六屆中日拍賣會在日本名古屋開幕,包括中國古美術、中國書畫、金銀制器、古銅器、玉制品、東洋古美術品等2000多件拍品,吸引了大批的中國買家紛紛前來。
然而,面對海外如火如荼的拍賣成交,藏家也要保持一份清醒,澳大利亞Mossgreen拍賣行在2月28日,將5件中國古玩再度帶上拍場,這些珍玩在去年11月21日墨爾本舉辦的一場拍賣會上,被一位來自中國的買家拍得,總成交價超過63萬澳元,最后卻未能支付。5件拍品來自該行的“中國藝術珍品和歐洲藝術及古董私人珍藏”專場拍賣,其中包括兩尊16世紀的鍍金銅佛像、兩件17世紀的青花瓷筆筒,以及一件17世紀的青花腰瓶。在以32.94萬美元和26.84萬美元買下估價只有2.5萬至5萬美元的兩尊銅像,又以幾倍于估價的價格買下另外幾件瓷器后,買家卻沒能支付款項,這令拍賣行決定在一場專為這種“未付款古玩”打造的中國藝術品特別拍賣會上,再度推出這些珍玩。最終兩座佛像分別以14.6萬澳元和13.4萬澳元的價格拍出,加上3件青花瓷器共約32.8萬澳元,與之前的拍賣會成交價格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了。
在許多海外的拍賣會上,一些來自內地的藏家往往會被熱情沖昏頭腦,所以一系列的天價都會誕生,就像曾經拍出5.5億元天價清代乾隆粉彩鏤空瓷瓶,至今還沒有付款,這些成交情況,無疑沒有任何的參考價值,反而會誤導投資者。
代表作品不容錯過
北京匡時(微博)2012年春拍早期油畫板塊將為藏家推出方君璧最具影響力的美術館級作品《吹笛女》。此作是至今中國藝術市場中出現的,方君璧創作年代最早,同時也是方君璧藝術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件作品,是中國藝術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早在1924年參加巴黎春季藝術沙龍,被《巴黎美術雜志》作為封面,并曾在1984年在賽努奇博物館舉行的“方君璧從畫六十年回顧展”中亮相。
在藝術史文獻及書籍中也多次提到這件擁有絕對歷史價值的作品,中國的早期油畫因為歷史原因留存下的可考史料并不多見,創作于20年代,能在市場上出現的,且擁有清晰來源出處,并被多次著錄的作品當是鳳毛麟角。《吹笛女》無疑是其中的代表作。
3月5日至22日,北京保利將舉辦“北京保利2012春拍全球十六國征集成果觀摩展(第一回)”,本次展覽將向國內收藏界展示第一階段全球征集的成果。其中,近現代書畫收獲最為豐厚。保利在美征集到同為張道藩上款的5件作品,其中徐悲鴻《七喜圖》底價僅1500萬元,性價比極高,張大千《竹溪高士》、齊白石的《菊花》、《蝦》、《葫蘆》也都是個中佳作。這幅作品的有意思之處,當時張道藩與徐悲鴻、蔣碧薇夫婦之間的三角戀情,正在演繹至最糾葛的狀態,有關專家表示,“圖中喜鵲并不喜悅的眼神,折射出畫家當時復雜而尷尬的心態。”
古代書畫部分,保利在美國征集到文徵明《吳門十二景》佳作一幅,系文氏在京師做官時懷念故鄉蘇州景致做作,陳半丁舊藏,也是首次上拍。韓國也有所收獲,征得張瑞圖書法若干。現當代藝術作品陳逸飛早期名作《預言者》從未在拍場上現身,表現了畫家在進行新古典主義和現實人物形象相結合的探索,被評為陳逸飛生平最重要的5幅作品之一,其他四件分別為《踱步》、《黃河頌》、《長笛手》、《紅旗頌》。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