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01
北京傳是2012春季拍賣會將于5月14-15日進行預展,5月16-17日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三層舉行。以下是中國書畫專場部分的精品賞析:
![]() |
一九三九年作 香港著名收藏家楊永德先生舊藏
“歲朝吉慶”是白石老人最擅長的題材,亦屢為求畫者訂制,且多是贈送給達官顯貴過年之用。此幅《歲朝圖》創作于己卯年(1939)年。自1937年盧溝橋事變之后,北平、天津相繼失陷,整個國家處于抗日戰爭的動蕩之中。這段時期白石辭去藝術學院和京華藝專的課,在家閉門深居。因為當時齊白石的名聲已近遠播海外,1937年,不斷有日偽人員上門求畫,為避免其糾纏,白石在大門上貼出“白石老人心臟病發,停止見客”的告白。與外界的交往減少了,反而為畫家在亂世中提供了相對單純的創作環境,因此這一時期白石老人的作品雖然不多,但都極為精彩。
這是一張洋溢著中國傳統節日喜慶的作品,寥寥數筆勾勒出平常人家里除夕用的什物,圖中大紅燈籠和紅色的炮竹洋溢著喜氣,瓶花牡丹寓意著平安富貴,用極簡練的淡墨勾勒出一壺二杯,既統一了畫面,又照顧到了主題的突出,更在視覺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造型簡練質樸,內容豐富、構圖精巧、清新秀麗、用筆老辣拙趣、用墨酣暢淋漓,顏色的運用鮮艷潑辣,多用洋紅,明快渾厚,視覺效果尤為強烈。象征著紅紅火火、辭舊迎新。
白石長期生活在鄉間,一身書生氣,始終保持著一顆天真童心,觀察力又十分敏銳,他把生活中感興趣的和熟悉的一切事物統統都搬進了他的畫面上。固有此神來之筆。此作堪稱是一件融齊白石高超畫技與吉祥寓意于一身的晚年盛期佳作。
![]() |
此幅《松鷹圖》筆法蒼勁、雄渾有力,大鷹棲息在巖石的松枝之上,挺立的蒼松郁郁蔥蔥。蒼鷹的喙如同利斧,用淡淡的花青暈染之后似乎閃現著冷冷寒光。鷹的利爪宛如鋼鉤緊扣松枝。雄鷹渾身濃黑,如同鋼鐵鑄造成的雕像。襯托出蒼鷹于萬重山中展翅翱翔的堅韌精神。
黃胄沿著中國畫的規律和大道走來,首先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生活,他創作出來的作品很多都是他情之所至,把情感完全注入進去以后,隨意揮灑,一氣呵成,這符合中國畫的創作規律,從這一點來說黃胄的藝術實踐向我們再次昭示了藝術的源泉在于生活這個道理。
![]() |
黃胄曾在一幅《駱駝圖》中題到:“駱駝在大城市被看為稀奇的怪東西。由于它失去了需要,只能在動物園作為展品。在大西北之大戈壁或沙漠中,特別顯得高大有生氣。因此品到內容決定形式的道理。”這是畫者來自生活的感受,也是其在創作駱駝時所賦予真情實感的根源。駱駝,有著“沙漠之舟”的美譽。黃胄曾在邊疆生活過很多年,對駱駝自然有一種特殊的情感。縱觀他的作品,“駱駝”以各種形式出現在他的作品中。
這幅《大漠行》,描繪了一群駱駝在悠閑地散步,畫面設色簡約樸素,筆墨技法有著強烈的對比,作者以嫻熟的筆觸快速“刷”出駱駝的大概輪廓,再以慢筆表現駱駝的臉部及腿部。駱駝流露著微笑,似親密無間的好友,在廣闊的沙漠里盡情享受這恬靜一刻。遠處的駝隊用淡墨加以描繪,更加襯托出沙漠廣闊的空間感以及駱駝任重道遠的氣質和使命感,給觀者留下無限遐想。高壓線塔這應該說是邊疆大漠的新氣象,作者捕捉這一細節,當是對邊疆發展的歡欣之情。
此幅《大漠行》用筆極其精道,線條有力有力,概括體現了其嫻熟的技巧,將各種神態的駱駝表現的惟妙惟肖。屬于黃胄精品畫作。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