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8
前不久,各大“藝術頭條”被《救世主》霸榜了。這幅據說是達·芬奇真跡的畫作,在佳士得拍行以4.5億美元成交,問鼎“迄今售價最高的藝術品”。國外拍場熱鬧,國內亦然行情火爆。10月,佳士得2017上海秋拍、香港蘇富比2017秋拍、保利香港2017年秋季拍賣會、中國嘉德香港2017秋季五周年慶典拍賣會先后收官,成交額頻現佳績。經歷了前些年低谷,2017秋拍回暖被視為藝術收藏市場回歸理性后,平穩增長的一個信號。與此同時,在北京、上海、香港之外,各大拍行開始拓展更廣闊的內地市場。繼今年春天匡時春拍在深圳舉辦預展后,榮寶齋(桂林)拍賣有限公司也將在深圳辦展并將于12月2日舉辦專場拍賣。深圳開始成為內地收藏拍賣的“必爭之地”。
市場成熟買家更謹慎 價格更溫柔
2017秋拍精彩紛呈。那邊廂,《救世主》刷屏霸榜,這邊廂北宋汝窯天青釉洗以2.943億港元天價成交,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隨著各大拍行進入“秋拍”季,藝術品市場行情火爆。10月,佳士得2017上海秋拍、香港蘇富比2017秋拍、保利香港2017年秋季拍賣會、中國嘉德香港2017秋季五周年慶典拍賣會先后收官,成交額頻現佳績。
佳士得2017上海秋拍,總成交9858萬元人民幣,成交率近85%。香港蘇富比2017秋拍更將成交率擴大到了86%,總成交額達31.5億港元,漲幅高達43.1%,并創造了16項世界拍賣紀錄,北宋汝窯天青釉洗以2.943億港元的成交價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清乾隆御制白玉瓜棱式羊首掐絲琺瑯提梁茶壺以7550萬港元的成交價刷新玉雕世界拍賣紀錄。2017秋拍的“陣陣暖意”,被視為藝術收藏市場回歸理性后,一個平穩增長的信號。
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中國藝術品市場20余年來從無到有,迅速崛起。2003年到2013年,中國藝術品市場銷售額增長了9倍,年均增長率超40%。中國藝術品市場在2011年達到了市場頂峰,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藝術品市場。接著就是急劇下降,重新跌回全球第二的份額。從2012到2017,拍賣市場逐步回暖,不少拍行選擇“減量提質”的策略,買家的行為則更加謹慎,拍賣價格更加溫和。大多數專家認為藝術品拍賣市場進入了成熟期。
古代書畫穩健 近當代藝術仍“虛高”
香港蘇富比2017秋拍中國古代書畫秋拍總成交額達1.2億港元,逾70%拍品超越高估價成交。其中,全場最高成交拍品元代張雨《致伯清信札》以2650萬港元成交,張雨、唐寅及文征明等名家精品皆拍出高價,反映中國古代書畫市場穩健。而表現更為搶眼的則是近當代藝術品拍賣領域。其實,近年來對于拍場來說,無論是單幅作品成交價還是總體成交額,近當代藝術品都是整體拍賣中的佼佼者。2017年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拍預展將于12月14日登陸全國農業展覽館,12月16日在北京四季酒店舉槌,拍賣林風眠、吳冠中、常玉、趙無極、朱德群、張曉剛、曾梵志、周春芽等的作品。
有分析人士指出,近當代藝術品表現強勁,這其中既有當今市場審美的因素影響,更重要的是有炒作資金介入,使得其價格不斷被抬升。有圈內人士認為,中國傳統的古書畫至今依然在影響中國書畫家創作,這些經過時間檢驗的經典作品在拍場上價格不敵近當代藝術作品,這或許只是“暫時情況”。深圳博物館副館長郭學雷評論說:“拍賣市場上的東西受太多因素影響,看不清。但從藝術價值上講,古代書畫具有不可復制性,其價值毋庸置疑。近當代藝術品,尤其是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尚需要時間檢驗。”
藝術機構爭布局深圳市場
市場回暖,各大拍行加緊了謀篇布局的步伐。繼今年春天匡時春拍在深圳舉辦預展之后,老牌文玩機構榮寶齋也來深圳了。
據悉,11月30日至12月1日,榮寶齋(桂林)2017秋季文物藝術品拍賣會將在華僑城洲際酒店舉行預展。12月2日,榮寶齋(桂林)2017秋季文物藝術品拍賣會將正式舉槌。據悉,榮寶齋已在深圳落地,此后每年將在深圳舉辦兩場拍賣會,同時在深圳設立文物征集機構,征集民間文物。
深圳資深藏家陳先生告訴記者,深圳不乏有實力的藏家,過去這些藏家全世界到處跑,尋找藏品。如今各大拍行“進軍”深圳,既是收藏界心之所向也是大勢所趨。“盛世收藏。深圳收藏有實力,也有眼界,隨著大牌拍行進入深圳,必將豐富深圳的收藏文化,讓深圳的收藏更添文化底蘊。”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