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30
在中國藝術發展的歷史中,許多旅居海外的畫家并不為人所熟知。近年來,隨著常玉、趙無極等藝術家的作品在拍賣場上受到極大關注以后,這批畫家的生活與創作環境才逐漸被關注。以馬來西亞、新加坡為基地的“南洋畫派”也是在這樣的趨勢下逐漸受到藏家青睞。11月11日,亞洲藝術中心推出旅居新加坡畫家鐘泗濱的大型回顧展,暨藝術家誕辰100周年,向觀眾完整呈現出這位南洋畫派先驅者數十年的藝術創作。
1917年,鐘泗濱出生于福建省廈門市,1933年畢業于廈門美術??茖W校,后轉入上海新華藝專,主修西洋繪畫,同時兼習中國傳統繪畫。1945年離開中國,一年后經輾轉后落腳新加坡,并于1947年起在南洋美術專科學校任教。當時著名的電影大亨陸運濤對鐘泗濱的作品青睞有佳,在其資助下,鐘泗濱于1961年開始全職作畫。還在國內時,鐘泗濱就深受西方現代主義思潮影響,作品更是融匯了立體派及后印象派高更、塞尚等藝術大師的特質。赴新加坡后,南洋地區充沛的陽光和高飽和度的色彩激發了鐘泗濱對熱帶地區的風土人情的關注,這也逐漸奠定了他獨具標志性的藝術風格。
1952年是鐘泗濱藝術生涯中極為重要的轉折點。在這年,他與劉抗、陳宗瑞、陳文希一道前往巴厘島寫生。在巴厘島停留的一個月中,鐘泗濱被島上獨特的工藝美術風格深深吸引,那些傳統的木刻、具有原始稚拙造型的皮影木偶等手工藝制品,還有那些夸張變形的人物造像。受此啟發,鐘泗濱將自己繪畫中的人物形象與巴厘島上的民族風情相融合,為日后形成獨具的風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次年,四人在新加坡聯合舉辦轟動一時的“巴厘之旅作品展”,此后一種基于華人視角展現南洋地區社會風貌的藝術語言逐步形成——“南洋畫派”,即東南亞地區近現代美術史中的濃墨重彩的一筆。
相較于本土的藝術家,初期的南洋畫派有著鮮明的僑民文化特質。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鐘泗濱在內的第一批參與者們的移民身份,在中國接受了較為系統的繪畫技法訓練,對傳統媒介運用熟稔,特別是書法和金石學方面。移居新馬地區后,他的繪畫題材進而向當地社會生活靠攏??梢哉f,他的作品在漫長的發展演變歷程中,成為了中國與東南亞地區文化交流的最佳寫照。
南洋畫派初期的畫家雖在題材表現上有共通之處,但難能可貴的是每位畫家都秉賦著獨創的畫風。與其他幾位先驅相比,鐘泗濱因擅長運用多元材料和畫風變化多樣而蜚聲藝壇。1961年,鐘泗濱前往馬來西亞婆羅洲北部的砂拉越(Sarawak)旅行,看到那些原住民身上的刺青、神秘古樸的木雕工藝品,這再一次激發了藝術家的創作欲望。
鐘泗濱,《紅色動能》,畫布綜合材料,84×84cm,1976。圖片:致謝亞洲藝術中心
基于此,鐘泗濱將自身作品的裝飾效果進一步完善,綜合材料(如金屬)也頻繁出現在畫面中,特別是畫面中那些以墨線勾勒和平涂填色相結合的植物在畫面中熠熠生輝。在人物造型方面,眼睛更趨細長、面部表情更為豐富、細腰長臂的特征越為凸顯。陸運濤為支持鐘泗濱繼續創作,專門請來砂拉越酋長的一對姐妹花為擔當模特。這件作品即是著名的《砂拉越女子》,目前正在亞洲藝術中心展出。
鐘泗濱,《砂拉越女子》,油彩木板,76×60.5cm,1953。圖片:致謝亞洲藝術中心
鐘泗濱,《采蓮》,油彩亞麻布裱于畫布,91×66cm,1980。圖片:致謝亞洲藝術中心
實際上,南洋風格并不是鐘泗濱藝術的全部。1963年的旅歐經歷又使其畫風趨向抽象主義,既有東方式的婉轉詩意又保留了些許具象的形體。不難發現,在他的晚期繪畫中,構圖排布更趨嚴謹、裝飾趣味亦顯著增強??傮w而言,藝術靈感的多元汲取和綜合運用是貫穿在鐘泗濱漫長藝術生涯中的一條主線。作為旅居海外的畫家,他并不因某一種風格的成就而使自己的創作固化,而始終保持謙遜的態度向生命中的各段旅程致以他最崇高的禮贊。
近年來,鐘泗濱作品在拍賣場上的表現再次印證了他一直被低估的繪畫潛力和市場價值。正值鐘泗濱誕辰100周年之際,他的作品回顧展目前在亞洲藝術中心進行展覽。為全面表現鐘泗濱多元的創作面貌,亞洲藝術中心精選了藝術家從1951至1982年期間的44件作品,涵蓋了從繪畫、浮雕、到陶器等多元媒介,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向觀者梳理這位在新加坡廣受贊譽的藝術家堅實而創新的藝術探索之路。其中。值得期待的是,展覽中包括鐘泗濱目前在拍賣場中拍得紀錄最高的幾件作品,如創作于1953年的《巴厘舞會》(2015佳士得香港,artnet拍賣數據庫記錄成交價99.6039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60萬元)、《上妝》(2014佳士得香港,artnet拍賣數據庫記錄成交價76.305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05萬。
鐘泗濱百歲冥誕臺灣回顧展
主辦方:亞洲藝術中心、藝議藝術顧問有限公司
協辦方:集菁藝社畫廊
展期:2017.11.11-2017.12.31
地點:亞洲藝術中心臺北一館丨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二段177號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