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国产乱子伦清晰对白视频_欧美色中色_好看的国产精品_一区二区免费电影 - 亚洲视频第一页

中國畫中的“真” 評《心畫:中國文人畫五百年》

2018-03-21

文章來源:美術報|0
747次瀏覽
心畫:中國文人畫五百年 著:[美]卜壽姍 譯:皮佳佳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心畫:中國文人畫五百年 著:[美]卜壽姍 譯:皮佳佳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立剛

  看西方的畫論史,“真”一直是一個最為主要的范疇。一種范式是從古希臘以來的“模仿論”,不論是斷臂的維納斯,還是達·芬奇的耶穌,莫奈的睡蓮,畢加索的“立體”女人,直到超寫實主義,都可以視為是對客體的探索;另一種范式是笛卡爾以來,隨著西方的認識論轉向,對人類自身的體驗、情感、心理、意識等主體內在的探索成為主流,像蒙克、達利、蒙德里安、康定斯基等等。所以西方的繪畫,要么去外部求真,要么鉆到“自我”里面求真,是非此即彼的。

  當西方人面對中國繪畫時就陷入到一種巨大困惑之中。中國畫既好像是對自然的模仿,但同時又帶有強烈的個人感受。而且中國畫從古至今,似乎沒什么明顯變化,20世紀的作品中依然能夠清晰地看到與宋元畫家的風格關聯。

  20世紀后半葉像高居翰等西方學者對中國畫風格的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卜壽姍在其基礎上更進一步,探討了中國畫的主流文人畫的演變脈絡,沿著兩個概念展開,其一是畫家身份的變化,也就是畫家從文人官員逐漸泛化到非官員身份的各個階層;其二從寫形到寫意的變化,宋元之際,原來的寫形追求逐漸被放棄,代之以寫意的旨趣。在這里,卜壽姍借用了西方的再現與表現這一模式來分析這種轉變。

  當然元畫和宋畫的確在整體上有變化,但這種變化,并不形成明顯的斷裂,對于中國藝術史也不是非常關鍵的。形似與寫意,客觀真實與主觀體驗,對象與自我,世界與心靈,它們之間的張力或者矛盾,早在先秦時期的中國哲學,就已經處理了。自從先秦以來,就調和了自然與心靈,否認二者存在認識論上的鴻溝。莊子就說了,即便是魚類的快樂,他也是能感受的,“我知之濠上也。”這種獨特的主客感通的認識論,一直是中國文化的特征,并且運用到了六朝以來的畫論中。所以,中國的詩人和畫家從來不認為,內在和外在是絕對割裂的,感覺和對象是絕對割裂的,像笛卡爾和貝克萊擔心的那樣,我們的心靈會被感覺所欺騙,被困在感官的盒子里,這種焦慮從不會在中國畫家心中產生。

  卜壽姍在整理關于形似的話題時,將“氣韻”“傳神”“生意”等等,都解釋為客體所展現出來的生命力,所以中國畫家對這些標準的追求,其實都屬于再現,或者說形似的范疇。

  這一分析雖然以中國人來看,有點“隔”,但也不乏新穎,讓我們從以前畫論術語糾纏的泥沼中解脫出來。

  但問題是,到了元代,當畫家追求“表現”的時候,這些屬于“再現”的標準就被放棄了嗎?當然沒有。當倪瓚、趙孟頫把繪畫視為抒發胸臆、志氣、情感、丘壑等內在范疇的時候,他們也依然使用氣韻、生意這些詞匯來評價作品。

  其實,形似與傳神在中國繪畫中根本不是一對對立的范疇。

  形似這個問題,雖然在中國繪畫中的地位很低,但是它卻不是一個和傳神相對立的范疇,寫形是一個畫家必經的階段,即便像米芾、蘇軾這樣強調靈感和即興的畫家,也不會否定必要的練習和描摹寫生的階段。形似當然不是最高的追求,但卻是更高追求之前必經的階段。

  在北宋誕生了一個新的術語來品評繪畫,那就是“理”,雖然北宋之前也有人使用,但只有在北宋由于新儒家的崛起,“理”幾乎取代了“道”,成為最高的哲學范疇。最高級的文人畫也是探求萬物之理的。卜壽姍對這個范疇給予很大關注,并認為這可以支持形似觀念的盛行。但儒家的理和西方的那種真確并不一樣,蘇軾等畫家重視理,并不等于他們追求客觀的再現,恰相反,理必須是個人“體會”出來的。

  這種體會,人與人之間,可能會千差萬別,所謂“理一分殊”“一理萬殊”。而且這種體會是一種綜合的感受,不僅僅含有對客體的認知,還有情感,就如“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應如是”,還包括道德感受,例如蘇軾評價文同的竹子,和畫家本人一樣高潔雅逸。

  所以,蘇軾的枯木怪石、趙孟頫的山水、八大山人的魚鳥,哪個更真實?在中國傳統的語境里,這些大畫家對世界的表現都“同樣真實”,他們都是以自己的方式體驗這個世界,既是形似,也是神似。所以把宋畫和元畫非要固定在寫形-寫意,再現-表現的兩端,就是一種不符合事實的執拗了。

  在中國文人看來,個體性、具體性從來就不是把握道、理的障礙,而是捷徑。因為中國畫的“真”不是標準化的,只能是個人化的,而且既不在物,也不在心,而是在心物之間,是一種物我的感通和交融。說到這里,忽然想到朱光潛的“美在于主客觀統一”之論,想到王國維關于“不隔”的論說,都是慧眼。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書畫家網
鄧子芳
鄧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題五指山》詩曰:“五峰如指翠相連,撐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676熱度

張改琴
張改琴

石濤《畫語錄》中說:“太古無法,太樸不散,太樸一散,而法立矣。”于一個人

 7件作品 1239熱度

馮大中
馮大中

近代畫虎大家首推張善孖,他以觀察真虎切入,改變了古人憑概念畫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2309熱度

于志學
于志學

菜根譚有云:“鳥語蟲聲,總是傳心之訣;花英草色,無非見道之文。”于志學先

 4件作品 2572熱度

張江舟
張江舟

美學家宗白華先生說:“中國的畫……是一個線條的組織。”,線條不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5739熱度

杜滋齡
杜滋齡

杜滋齡先生是當代畫界風格鮮明而成績卓著的藝術家,其筆下人物汲取技法豐富,

 5件作品 4155熱度

師恩釗
師恩釗

師恩釗先生的山水畫,著力表現北方山水的奇峻風光,構圖恢弘大氣,筆墨雄渾蒼

 6件作品 8274熱度

張捷
張捷

傳統和生活,是繪畫創作的兩大重要源泉。前者,不僅以古人浩如煙海的經驗總結

 7件作品 5326熱度

最新文章

墨染煙云 筆皴江峽——《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陜西美協理事劉長江先生畫作賞析

墨染煙云 筆皴江峽——《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陜西美協理事劉長

美學家宗白華先生說:“藝術的境界,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顯出種種色相

2025-07-07

質樸天真 鄉情滿目——陜西美協顧問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賞析

質樸天真 鄉情滿目——陜西美協顧問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書

一看到梁耘先生的畫作,不用查閱資料就能料定他是陜北黃土高原走出來的

2025-07-04

筆墨翻新樣 冰雪寄暖意——當代著名畫家于志學先生畫作(《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賞讀

筆墨翻新樣 冰雪寄暖意——當代著名畫家于志學先生畫作(《西部

美學家宗白華先生的《美從何處尋》一文中,引用詩人艾里略的話說:“一個造

2025-07-02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讀榆林美協名譽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畫(《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讀榆林美協名譽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畫(

人物畫中,有背景不著一筆,令人浮想聯翩者;也有配以山水,令畫中人旨在林泉

2025-07-01

隨彩賦韻  山水鑄魂——當代山水畫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賞析

隨彩賦韻 山水鑄魂——當代山水畫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

向中林先生深曉中國傳統山水畫“隨類賦彩”的精髓,又有現代審美視角的色彩

2025-06-30

寫真傳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賞讀

寫真傳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書畫家

鄭板橋是“揚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是近三百年來的中國“思想奇,文奇,書畫尤

2025-06-30

工寫相兼 雀鳴春醒——《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浙江畫家方立行先生作品賞析

工寫相兼 雀鳴春醒——《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浙江畫家方立行先

方立航先生的這幅《山雀一噪醒江南》以實取象、工寫相兼、筆墨周到,又布構寄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學習就是要付費的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學習就是要付費的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學習就是要付費的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練內功 樹品牌 謀發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練內功 樹品牌 謀發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練內功 樹品牌 謀發展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關于短視頻制作評獎標準的說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關于短視頻制作評獎標準的說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關于短視頻制作評獎標準的說明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練好思想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練好思想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練好思想力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