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仁誥山水四條屏《四時之景》
山水畫是人們情思最為厚重的沉淀,胸懷山川之博大,心若山水之壯闊。古人總是將最深沉的情感和豪壯的志向寄托于山水之間,以山為德、水為性的內在修為意識也在不經意間影響著人們的德行修養。一代又一代的畫家以水墨畫演繹著山水的生命精神,欣賞者也在不同風格的山水繪畫中體味中國畫的意境、格調、氣韻和色調。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美術家協會理事何仁誥先生的彩墨山水畫有著清新典雅的藝術風貌和極具現代審美意識的色彩追求。

四條屏之一《天陰寂寂清》
人們常說寫景是為了“寄情寓意”、“緣物寄情”,如清惲壽平《甌香館畫跋》中所提到的“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妝,冬山如睡”這些四季的神態、表情,都是“天”與“人”的融合統一,是人化的自然,通過對自然的描寫,表達出內心豐富的情感。如《四時景色》條屏之一《天陰寂寂清》一條,入目滿是蒼翠的草木,強烈的色彩對比和極具流動性的煙云之氣時的畫面意境愈加的清幽冷寂。《千山夏木清》一條中,畫家巧妙的運用靛藍色的烘托呈現出夏山清涼的氣息,遠處挺拔的峰頂在落日的余暉中染上一抹暖意,近景處山巒之間的云煙已折射出絲絲昏黃之一,崖間的飛瀑垂直落下像極了自九天落下的“銀河”,畫面意象真的很美。而畫面轉到《嵐氣千峰凈》《千峰四野靜》兩條作品時,則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意境。畫家通過沒骨手法寫意出山川之貌,以精湛的水墨運用能力,通過自然的水墨過渡和朦朧意象營造出一個神秘的山水世界,秋山淡雅明麗的暖色之中給人一種生命崢嶸、喧囂之感;冬山則在清冷的藍色調之中給人一種童話般的夢境。

四條屏之一《千山夏木清》
作為一名欣賞者,站在何仁誥先生的彩墨山水畫前,能夠清晰的感受到畫面所傳遞出來的山水氣象以及豐富的色彩帶給內心的某種情感。何仁誥先生多年來從事重彩中國畫的理論研究與探索,他的山水畫風格多變,潑彩潑墨,青綠重彩,寫意工筆,得心應手。本期《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的何仁誥先生精心創作的一幅四條屏山水佳作《四時景色》,描繪山水春、夏、秋、冬四時美妙的景色。云霧、山川、草木、流泉、飛瀑在每一個條屏中都有著不同的筆墨呈現的色彩表達,更是將畫家每個時節對自然山水的那份情思表現的深刻而富有內涵。何仁誥先生通過巧妙的畫面構圖和冷暖色調的變換,營造出一個個詩意且夢幻的山水境界。沒骨手法的筆墨表現更是將自然物象與人們的內心世界融入一體,很好的展現出傳統人文山水畫中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精神理念。

四條屏之一《嵐氣千峰凈》
從作品中不難發現,何仁誥先生是一位極富創造力的山水畫家,他的山水畫不管是重彩、青綠,或是彩墨都有著鮮明的筆墨特點,創作中融合的傳統山水畫的構圖程式和當代西方抽象元素,在色調的運用和光影的處理上也通過濃淡對比和墨彩的交融呈現出山體的明暗關系,不管是山嵐之氣還是水汽都有很好的色彩過渡效果。何仁誥先生獨特地、具有現代意識的色彩觀,豐富了傳統中國畫的色彩面貌,開創了重彩中國畫的新領域。(成功書畫家網記者 汪利利)

四條屏之一《千峰四野靜》
畫家簡介:
何仁誥,老拙,字畏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北京分會會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高研班導師,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高研班導師,河北大學美術學院高研班導師,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客座教授,九三學社中央畫院畫家,大風堂張大千國際藝術研究會執行會長,中國華夏城鄉文化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