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8
楊國平《秋韻》
南朝宗炳論山水說:“澄懷味象”“含道映物”。中國的繪畫藝術既是最靈動的又是最靜穆的,沉寂靜穆的觀照和飛躍活潑的生命構成藝術的兩元,即所謂“澄觀一心而騰踔萬象”矣!筆者以明澈澄靜之心懷,賞讀《西部成功書畫家》近日所刊楊國平先生《秋韻》,及成功美術館館藏《云天收夏色》《曾經山野牧牛羊》等山水畫作,于其點畫離披、續斷有無,一點一拂、逸筆跳脫處,既見富于情致化生命內涵的音韻律動筆跡墨象語言,與之自然山水的榮枯、晦明之變同頻躍動的“道”之同機。同時也還體悟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動靜不二”的生命本源,于其峰壑峻幽、草木交柯、煙云縹緲的畫面萬象騰踔中,而見萬物生發、氣韻生動的靜穆邈遠永恒。
楊國平先生作品《曾經山野牧牛羊》
唐人張彥遠說:“骨氣形似,本于立意而歸于用筆。”楊國平先生不拘成法又體和筆墨神韻、物象特征的往來馳騁、提按頓挫運筆,不僅帶來線律縱逸橫斜、點擦斑斕,墨象濃淡氤氳、枯潤有致的“契道”音韻動感,亦見畫家“心師造化”抓住自然山水形貌本質,而應目會心又心手相應的心物交融、澄觀寫意之賦。繼而憑此造寫的山巒聳峙、參差起伏、遠近輝映的骨相,煙云明滅、霧靄朦朧的氣韻,及雜木紛錯、椏槎岐出的生機,得山川之元氣而合自然之精神。于是皴擦蒼茫處見山石肌理碐磳粗糲之形,點積濃郁處顯石面水氣潤澤豐沛之貌,落墨荒率處呈奇石嶙峋怪誕之狀,線態剛勁處亦見樹木挺拔枒杈之姿,水色充盈處又有秋云蒸陶縹緲,畫家這寤發于筆墨顯現的畫面秋山丘壑、明凈林泉,既見自然天地生滅有常、動靜相照的亙古永恒,亦有畫家胸壑間充溢的抒發澄澈心懷抒發和幽情遠思吐哺。
楊國平先生作品《云天收夏色》
楊國平先生畫作中這蔥蘢絪蘊、蓬勃生發的靈氣動蕩,靜寂深徹、邈遠無際的精神靜照,也還見于其立意定景、辯證統一的圖構內蘊上。譬如《秋韻》中,崢嶸峰嶺的奇秀險峻、棱角綺錯,與滃暈煙云的漫漶迷蒙、混沌微茫或鮮明或模糊形成的對比韻致;還有坡石、崗嶺、峰頭山水諸相,或層巒疊嶂、聳峙對立,或高低起伏、縱橫交互,或遠近相照、環抱顯隱,又諧和統構、律動協奏帶來的豐徹之象和強烈勢感。再有畫面線墨雜置烘染、罅隙留白造景的淙淙溪流,以及山巒峽谷坡岸排闥的畫面空白處,三兩礁石露出水面、五六只鸕鶿停駐漁舟,點綴平靜無波江面而充滿趣韻的布構,不僅為這凈澈的峽江秋景給予了畫面表象的生命活力注入,也更見畫家“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的審美理想。于是整幅畫作仿佛有了那“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一般的無窮韻味,寓動于靜又寓靜于動,于極靜處而見生命的躍然生動,于極動處又見天地的寂澈永恒。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馮宜玉)
畫家簡介:楊國平,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湖南省畫院特聘畫家、湖南省瀟湘書畫院名譽院長、湖南省九歌書畫院副院長、齊白石紀念館特聘畫家、揚州八怪書畫院名譽院長、上海大寫意畫院藝術顧問、曾任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