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9
魏運秀作品《風姿卓然》
“‘鶴’鳴心聲的新時代女畫家”,這是2013年魏運秀女士來蘭參加我館組織的“朝圣敦煌”采風活動,筆者為其作藝術訪談時的主題。時光倥傯,恍然間十年已過。現在回過頭來再賞讀魏運秀女士筆下的“鶴作”,溫故而知新有了更多的、更深刻的賞析認識和審美體悟。其一是畫家“沒骨”及兼具工寫的運筆賦形,凸顯主題、貴在傳情的運思布構,所帶來的抽象個性語言符號呈現,在具有一定的裝飾意味的同時更見畫家主觀精神意趣表達。其二是畫家基于其“最熟悉的也是最愛好的”家鄉風物題材——鶴,在對這一傳統經典國畫對象的創構中賦予了畫家情志鮮明的時代審美新象。
譬如這幅題跋以“一路歡歌回塞北”的群鶴圖,畫家以胸有成竹、含情蘊意,而墨、色、水、筆諸元融為一體的“沒骨”之法,依勢行筆、隨類賦色、應物象形,帶來羽翮清晰、頸尾迥異、喙腳顯著的優雅高貴鶴之仙姿。其墨色深淺不一的抽象筆跡,濃淡銜際、層疊交替之下,而見其鱗羽櫛比排疊,翅羽闊長錯落,尾羽叢生婆娑,又形廓分明、形肖逼真的鶴之鮮明結構特征。畫家這簡潔概括的筆墨之運,既見其深徹體物的立“鶴”之形質、分“鶴”之結構,即由物之具象情狀體察到畫面主觀運構的抽象摹寫表達;又有畫家抓住典雅高貴、生機勃勃、卓然于世等“鶴”的生命本質氣韻之征的“神似”強調,及畫家主觀賦情中“一路歡歌回塞北”的濃郁鄉情寄寓。
魏運秀作品《一路歡歌回塞北》
還有《寧靜致遠》一作,在筆墨創構上亦是如此。其以蘊含豐徹的“沒骨”畫語抽象概括“鶴”之不同形姿的塑寫中,又寓興著美好的象征意義。正如畫家在訪談中說的那樣,“就是為了體現丹頂鶴帶給人們的那份遠離紛紛紅塵都市的安寧、自愛與高貴的感動,創造一種平靜開闊、舒心暢快的畫境,撫慰人們越來越煩躁不安的心緒。希望人生如鶴那樣美好,那樣長壽。希望我們的社會如同濕地中的仙鶴那樣安詳和諧。”
魏運秀作品《寧靜致遠》
魏運秀女士早年也曾師從中央美院博士生導師蔣采蘋教授學習工筆繪畫,并長期創作踐行而技法純熟、賦形精妙,這使其在“鶴”的創作中有了更為豐富的表現手段。譬如此次刊載的這幅工筆鶴作《風姿卓然》,畫家筆線精微、賦形精準、設色明凈而體貌鮮活、“形肖骨立”的傳神寫照中,一只仿若山隱俠士的孤鶴,素羽若雪隨風飄搖,曲頸側首騁目流眄,修足長喙氣質卓然,矗立于紅霞滿天的塞北濕地蘆蕩天地間。在這“川原秋色靜,蘆葦晚風鳴”一般,昏黃朦朧又富于詩意的畫面背景布陳映襯下,“鶴”之顯著細致的工寫勾畫對比,愈見其嘯傲晚風、悠然獨立、卓爾不群的風采,亦愈能凸顯其翩然若仙、高潔孤標的神韻來。以此作而觀,畫家“以真為師”“以似為工”的鶴之賦象,不僅達到了所繪對象神完氣足的神妙地步,也更見畫家創作運布中“人格化”了的情志寄寓,“傳神寫心”所彰顯的思想情感傳遞。是天地自然的和諧,是人與自然的共生,是對時代昂揚精神的歌頌,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希冀……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馮宜玉)
畫家簡介:魏運秀(雲秀),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中國版畫學會會員,中國民間文家協會理事,中國女畫家協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工筆畫師從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蔣采蘋先生,寫意畫師從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吳悅石先生,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專業。在北京定居多年,繼續從事花鳥畫創作,黑龍江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黑龍江省文史館研究員。曾在哈爾濱畫院從事專業創作15年,原哈爾濱畫院秘書長,曾組建黑龍江省企業文聯,并任駐會副主席。原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理事,黑龍江省攝影家協會理事。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