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8
薛從倫先生作品《浮云開合晚風輕》
中國畫“所表現的精神是一種‘深沉靜默地與這無限的自然,無限的太空渾然融化,體合為一’”的。賞讀當代山水畫家薛從倫先生馳騁運筆、縱逸墨暈而其境空靈、高曠之作,筆者神思遠遐之下不禁聯想起美學家宗白華先生,這段直指中國畫之精神本源的論述來。譬如此次刊載《浮云開合晚風輕》《松風入晚月》等作品,畫家皴筆寥寥卻能勾勒形廓、立其骨質,水墨潑染而墨賦其形、水行氣生,帶來的險峻峰巒、蒼郁雜木、縹緲煙云、潺湲溪泉,遠近隱蔽、高低錯置、疏密布陳、虛實相生之下,與萬物同節、共天地同律而動靜相照、主客相應,既見畫家“代山川而言”的氣韻生動,亦見畫家寄寓其間山靜云動的萬籟俱寂澄澈,及放眼遠眺的天地邈遠空曠之境。
從畫作的構成角度來說,薛從倫先生的繪畫創構是極見扎實而豐饒的筆墨之運的。以這幅《浮云開合晚風輕》為例分析,筆鋒散逸而做“蟲蝕木”之狀的筆線勾勒,渴筆枯墨而蒼茫斑駁的或擦或點,以及墨色濃厚而蒼郁渾厚的或寫或皴,尤其是“以墨為形,以水為氣”而水墨暈淡生發帶來的“氣行形活”墨象妙韻。其筆立形質、墨分陰陽、彩賦神韻之中,而見夕陽晚照的崖石崢嶸之貌,山巒起伏之勢,天地晦明之象;山風吹拂的煙云蒸陶流動,嶺崗突兀橫亙,山壑深幽蒼郁。如此一來,峰丘簡括而凝重可見亙古不變的大地靜穆,霧靄流溢而絪蘊亦顯靈氣往來的生命流動,故而明暗交替、動靜相生萬物化醇又見峰嶺罅隙、山巔坡腳林木雜草的葳蕤蒼郁和蓬勃生機。于是畫家“澄懷味象”“含道映物”之下,在“窮元妙于意表,合神變乎天機”的與道同機畫面營造中,又透著“浮云開合晚風輕”顯豁詩境。
薛從倫先生作品《松風入晚月》
再如《松風入晚月》一幅,畫家筆跡簡逸而生動,物象剛健又秀婉,藝相虛淡而充盈,山川動靜而活潑,于是三五片山石、一株虬姿老松、一泓清澈山泉,隨意布放于一片空白上,物與虛空混溶在一起而見宇宙天地的氣韻生動來。其濃墨健筆婉轉曲洄勾勒、皴寫而見土石碐磳奇峻之態,松枝枒杈參差之狀;水墨濃淡層積滲發潑破、沖染筆墨又顯坡石渾厚斑斕之姿,針葉密實蒼翠之韻。故而溪泉汩汩徜徉于畫面而有源流深山之想,松風颯颯回響于深壑而又起萬籟俱寂之思,疏星無形無極于素宣空白之處而有熠熠閃耀之妙,萬物盡納入無窮宇宙如杯中淺淺之物……妙悟自然、神思遐想似有“須彌芥子”一般蘊集禪理的辯證統一哲理內涵,俯仰天地、應目會心也有那“無畫處皆成妙境”的合乎于道。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馮宜玉)
畫家簡介:薛從倫,號山民主意,現居北京。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傳統水墨畫研究院院長。1982年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美術系中國畫專業。執教蘭州大學,籌建藝術系,教授。
80年代后期以“西北風”推出個人畫展在國內巡回展出后,引起了美術界和社會的極大關注,成為黃土高原頗具代表性的實力派畫家。2009年“水墨精神?薛從倫山水畫藝術”全國巡回展正在舉行。作品曾參加中國青年美展,中國體育美展,2001年全國中國畫展,中日邦交30周年中日書畫展,獲優秀獎,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全國書畫展獲一等獎,第三屆“西部情”全國畫展,2009年中國山水畫學術邀請展,2008?2009?2010全國政協書畫名家邀請展,2010中國山水畫作品展,朝圣敦煌全國美展,百花獎全國中國畫展,十二屆全國美展,連續參加香港“當代中國畫壇精英作品展”等眾多國際國內展覽,并應邀在美國、日本等國家舉辦個人展覽和為人民大會堂作畫。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