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5
薛廣宇作品《山將落日去》
薛廣宇在他的自述中這樣說:“稍大些,芥子畫譜已臨到爛熟于胸,我開始遍臨元、明、清歷代名家名畫,最喜愛清代畫僧石濤和龔賢的作品,對龔賢的作品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習……”他常常研習臨畫到廢寢忘食,深入研讀畫理畫論,目識心記、心摹手追、堅持不輟。
薛廣宇作品《山水平野盡》
中國傳統繪畫藝術浩若煙海、燦若繁星,正因為有了歷代藝術大家的堅守與傳承發揚,才使得這一深刻著中華文明與人文精神烙印的藝術形式,在歷經千年的磨礪與無數蹉跎歲月的洗禮后,愈加散發出璀璨奪目的光輝,石濤與龔賢則是其中最為杰出的代表人物。薛廣宇以這兩位先賢為師,臨摹研習,癡迷地吸取著藝術的養份,滋養壯大著自己的藝術之樹。
由成功美術館館藏的薛廣宇先生的這幾幅作品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在藝術征途中努力跋涉的足跡,以及傳統繪畫藝術中筆墨的無限可能與無窮魅力。
薛廣宇作品《大山深處的家園》
在《山居圖》《大山深處的家園》兩幅作品中,作者采用平遠“半俯瞰”的全景式構圖模式,使得畫面視野開闊、氣勢宏大,尺幅間盡顯山河無邊。平遠而觀山底樹木茂密、田舍工整、池塘綠水盈盈,一派恬淡寧靜又生機盎然之景;放遠而望山峰綿延無盡氣象萬千,大山大水盡收眼底。用筆上作者精筆細繪,細致入微,精美娟秀中又不失蒼勁有力,對樹木房屋、田舍池塘、山巒流水細致入微的刻畫使得畫面更顯精良厚重而沉穩。在墨色的應用上,作者也是別具匠心,用“積墨法”層層暈染,層層疊疊墨色分明,使大山于蒼茫中透出潤秀之氣。
薛廣宇作品《山居圖》
在《山將落日去 水與晴空宜》與《山隨平野盡 江入大荒流》兩幅作品中,一改厚重之風,盡顯空靈秀逸之氣,構圖上“平遠”的視角、大塊的留白使得畫境遼闊飄渺而出塵脫俗,小畫面大境界,畫境與落款詩文相得益彰,幽遠的意境令人生出無限遐想。在這兩幅作品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扎實過硬的筆墨功底,線條娟秀而富有靈氣,毫無刻板做作之態,刻畫的樹木山體、船只魚鷹,無不精美靈秀、造型精準、生動鮮活。作品中墨色暈染靈動淡雅,與“落日”后的清涼寧靜、“江入大荒”的遼遠飄渺相映成趣,是難得的精品佳作。
薛廣宇先生在藝術探索中,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他認為中國繪畫藝術的基礎就是“筆、墨”,有了扎實過硬的筆墨功底,藝術大廈就有了堅實的地基,無論是對“芥子園譜”的習練、還是對名家名作的臨摹,都對他藝術創作的優劣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我們預祝已在藝術征途上邁出堅實步伐的薛廣宇先生,取得更加豐碩的藝術成就。
(文\ 成功美術館 張焱)
畫家簡介:薛廣宇,中共黨員,1982年生于山東棗莊。2012修業于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現為中國書畫研究院齊魯分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山河畫會創作員,滿維起工作室畫家、中國水墨畫院特聘畫師、北京湖社畫會畫師,棗莊市青年美協副主席。
近年來國畫作品在《美術》、《人民藝術》、《中國畫家》、《九州書畫》等國內報刊、雜志多次發表,數十幅作品被中外友人、美術機構收藏家。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