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0
詹黎明先生畫作《歐陽炯·女冠子詞意圖》
中國的繪畫藝術以對宇宙富于深情的體察,在發掘自然之美的同時也更照見了自己的幽澈心靈,繼而與無限的自然、無限的宇宙渾然融化、體合為一成其藝術的境界來。故而美學家宗白華先生說:“澄觀一心而騰踔萬象,是意境創造的始基,鳥鳴珠箔,群花自落,是意境表現的圓成”。畫家“澄懷味象”而于萬物的生理特征體物中生出豐徹的情感來,又以“比德”的象征寄寓里融情于景,于那人格化、情致化了的畫面“藝”之具象中,昭示著意境晶瑩的“道”之涵泳。品讀《西部成功書畫家》近日所刊當代工筆花鳥畫家詹黎明先生“游于藝”的佳卉、禽鳥《歐陽炯·女冠子詞意圖》《潤物細無聲》《幽篁鳴禽突》等,筆者于其韻致豐采、自然生動的造物之中,也又見畫家給予其上草木榮枯、禽鳥來去的萬物生機“道”之蘊照,及注入其中的天地正氣和生命力量感動……
詹黎明先生畫作《殘雪圖》
譬如這幅以“荷”為題材的《歐陽炯·女冠子詞意圖》,畫家以精謹工質的線描構寫,墨色深淺相合而神韻生動的隨宜設色,層疊錯落而諧和統一的立意定景,所建構的秋月朦朧、池荷清麗,枝葉搖曳、娉婷裊娜之象,或高挑含苞待放仿如一位亭亭玉立的豆蔻少女臨池映照、顧影自憐,或碧葉映襯絢爛綻放亦如超然出塵的凌波仙子風姿輕盈、香遠益清。還有深綠、絳朱、水墨、赭石等諸色調和形成的畫面冷暖色彩、明暗光影,愈加凸顯了“綠荷紅菡萏”一般花葉輝映月下的荷塘情景,也更見畫家以“秋宵秋月,一朵荷花初發”的詩意寫照中,所寄寓生命的生機蓬勃和時代的向上力量。再有同樣以“荷”為主體的這幅《殘雪圖》,畫家憑借獨特技法施以水墨色彩渲淡沖染,所營造的其相斑駁的灰綠荷塘冬景畫面中,三五桿莖枝聚散交柯的荷枝上一片殘葉、四五個枯蓬,“殘妝枯影”又風骨錚錚在冬日的風雪中為來年的“小荷才露尖尖角”積蓄力量,恰與畫家題跋的“寄語沉埋花底藕,明年須汝作芳菲”詞句相映照,使之畫作于蕭寒衰敗的景致中又希冀著“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象外之音,而見其畫面意境的完滿圓成。
詹黎明先生畫作《煙雨蒙蒙荷塘中》
再有如《煙雨蒙蒙荷塘中》《晨光熹微荷田田》《荷塘斑斕夕照中》等詹黎明先生筆下“荷作”,畫家“心師造化”而窮萬物之性表,得生機之運轉,并以恰如其分的畫語賦形造像、置陳營構,而將不同季節、不同時光,乃至或風或雨不同天氣狀況下的荷塘之景統攝于畫面當中,可謂從流變運轉的自然真實面目中得其“性靈”矣。同時畫家雖未直寫煙雨、夕照、晨光天地諸相,但卻有又于或爽朗或稠密或參差、或迷蒙或昏昧或明亮的畫面布構中,透射著畫家心懷澄靜觀照“荷塘”的運思遠遐來,也更能帶給觀者富于詩性的情感共鳴來。
詹黎明先生畫作《晨光熹微荷田田》
再有這幅造景古樸典雅而又極富空間感的《蝶戀花》,畫家在引入窗牖的位置經營中,既分割了畫面層次、豐富了空間結構,又起到了溝通人與自然、聯系象之內外的作用。如此使得絢爛之秋與和煦之春,風貌迥異又和諧一體,有了那“乾坤萬里眼,時序百年心”一般的詩意時序之想。窗外露出側影的虬結古木、嶙峋假山,橫斜陳置的絢爛黃葉、蔥綠疏篁,與室內古樸瓷瓶中密置的雍容華貴牡丹,素雅條案上散步的零落花瓣,在紋理華美、蹁躚而至蝴蝶的戀戀不舍、徘徊不去中,將室內有限之景又融入到戶外無限深遠的天地之境中去了。畫家如此充滿趣韻、境與神會的畫面章法妙諦,推及自然景致的人格化象征所寄,又見中國繪畫藝術“深沉靜默地與這無限的自然,無限的太空渾然融化、體合為一”的精神靜照。于是畫家與觀者的心神飄揚遠去到無盡的天地中了,而使之內外靈氣往來,生命川流不息。如此富于妙趣、充滿意蘊而主客相彰的畫面營構,也還見于詹黎明先生的這幅《蝴蝶忽然滿芳草》一作當中。
詹黎明先生畫作《荷塘斑斕夕照中》
色彩或明亮或灰暗的條狀銜際、參差錯落畫面敷染,帶來不同光線映照下花葉繁密的葫蘆藤架之景。而如精靈似的或翩翩起舞或閑逸靜駐的彩蝶,又將這晦明不一、如夢如幻的畫面協和構聯在一起,仿佛一日之中的不同光景影像盡統攝運構于一圖之間,畫家興之所至又神思遠去而超脫時空束縛,“遷想妙得”成“不知我之為蝶,蝶之為我”的逍遙愉悅之境。在散溢著浪漫想象的主客統一里,繼而又見其所靜照的意境根植于活潑躍動而韻律生動的心靈中去了。這種充滿深徹情懷的“靜照”審美之始,及超曠空靈、超以象外的“境”之圓覺,也還見于詹黎明先生的《梅蹤鶴影》《幽篁鳴禽圖》《沙洲白鷺》《幽鳴》《潤物細無聲》等作品中。
詹黎明先生畫作《幽鳴》
于是情寄于景而無畫處皆成妙境,意之所游又于有限的畫面中生出無限的神思。從《潤物細無聲》的細葉攢簇繁密、花朵皎潔可愛里,想到了“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的春雨綿密、紛紛揚揚。于《幽鳴》鈴蘭素白成串、宿鳥棲息幽鳴的悅耳婉轉通感中,有了“鳥鳴山更幽”的神秘幽寂、心曠神怡。在《沙洲白鷺》的草木搖曳生姿和白鷺悠然覓食的恍兮忽兮間,不禁生出“天地一沙鷗”一樣心神游弋于蒼莽無際天地的超脫感來。還有那疏疏落落嫩竹、斜倚橫呈枯木上群鳥爭鳴的《幽篁鳴禽圖》,像似坐而論道的林泉高士吟詠唱和、瀟灑不羈。再讀獨放白梅、蹁躚飛鶴的《梅蹤鶴影》,林逋《山園小梅》中的詞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倏然映入腦海,又思接千載而神游萬里,靈光乍現之下其“縱鶴放飛”的情景仿佛似在眼前……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馮宜玉)
詹黎明先生畫作《蝶戀花》
畫家簡介:詹黎明,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北京燕山國畫院副院長。北京李可染青年畫院畫家、煙山畫院畫師,福州市鼓樓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國畫專業,結業于中央美術學院蔣采蘋重彩畫高研班、紫苑書院張立辰工作室、唐秀玲重彩畫工作室、新工筆繪學計劃陳林研修室、國家基金《南方地域特色中國花鳥畫寫生與創作人才培養》項目研究。
詹黎明先生畫作《梅蹤鶴影》
詹黎明先生畫作《潤物細無聲》
詹黎明先生畫作《幽篁禽鳥圖》
詹黎明先生畫作《沙洲白鷺》
詹黎明先生畫作《蝴蝶忽然滿芳草》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