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6
成功美術館館藏王家新先生書作《當無·大有》聯
書藝貴在有個性鮮明的面貌、迥然于眾的格調。當然這種獨具個性的形神反映,亦還需立足于遍臨諸帖、法源各家,扎實而豐贍的傳統基礎之上。正如“成功美術館館藏當代名家作品甲辰賀新春線上展”上,筆者所見中國書法家協會原副主席王家新先生的兩幅書作《當無·大有》聯、《甲申雜記選二》,“得趣韻于佳構,寓天真于奇崛”即見這師古而出新、因文而見情,又富于辯證趣韻的藝術境界反映和美學內質蘊含。
王家新先生的書藝美學造詣頗深,是在當代書法界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書法家。其幼承庭訓,從《多寶塔》《顏勤禮》《九成宮》《神策軍》《玄秘塔》《陰符經》《倪寬贊》等,唐楷經典描紅仿寫奠基開蒙始,后又于漢碑石經、晉韻羲之、唐楷三家,及宋代趙佶的瘦金體,元代趙孟頫真、行諸體等等古帖之上,耕硯不輟、用功頗足。尤其是檢閱資料所見其在鐘繇小楷上,端正嚴謹、圓潤雋永、盎然天真,這極其到位又極顯味道的作品面貌,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王家新先生所書《當無·大有》對聯,其大多回折、內藏的收斂溫醇筆鋒,圓勁、拙厚而追求古意的行筆間,既見碑篆高古天真、隸法樸茂典雅的影響,更見鐘繇楷書神意飽滿、勁道內藏的氣意蘊集。還有結體取勢上,大小、長短、粗細、開合、揖讓、動靜等的筆劃安布;章法運思上,纖腴、呼應、空滿、收放、高低、虛實等的置陳運構,猶見其意在筆先、氣韻連貫,而進入天真自然、臻于化境的書寫狀態反映。舉例來說,如“無”字五個橫劃的筆線豐厚、骨力內含又長短不一、虛實銜接的變化;還如“自”“固”連綴兩字的瘦長與方正之異,上下聯末尾兩字“氣”與“人”充實、虛靈之別,都見書家吃透文字本身的形象結構和生命內質,而因文生情、自然而然透露的書藝趣韻和天真情態。
成功美術館館藏王家新先生書作《甲申雜記選二》聯
再有這幅筆勢更加張揚奇崛的行草書作品《甲申雜記選二》,變化豐富、充滿勢韻,而跌宕起伏、氣意流暢的運筆過程、字體構結以及章法安排上,亦見書家取法篆籀的高古筆意追求,移情入筆的浪漫情思吐露,布勢飛逸的超然心懷之寄,結字沖和的拙樸真趣蘊儲。其間既見取法王右軍、顏魯公等行草諸帖的奇側靈動、雄健遒逸勢感,亦有以音樂的節奏、舞蹈的律動等其他藝術形式通感影響,融入其心境澄澈、物我兩忘書寫狀態中的真情實感流露和本來面貌彰顯。從文本與書寫的文質相彰、形意互契而言,其一“陳酒卅春秋,新陌望眼收。悟得身是客,曲盡醉高樓。”,所反映游子鄉情、人到中年,依然志存高遠、襟懷夢想的人生感懷;其二“詩成和酒唱,風雨動江亭。漁家備新笠,夜半一舟行。”,所寄寓詩酒趁年華、情思寄江舟,還心懷坦蕩、優游天外的平和、淡泊心境,都與書家筆下奔馳縱逸、跌宕律動的線條應和成一體,漲墨飛白、枯潤有致的墨色融冶為一爐,奇絕險峻、沉郁頓挫的結字章法形神相會。正如王家新文章里轉述的那樣,“書法是一種生活狀態”“詩詞是我的心靈史”。趣韻蘊于佳構,天真寄于奇崛。于是在“新陌望眼收”的沉著運筆、明快布置里而見其歡欣與喜悅,在“悟得身是客”的灑脫超逸、一氣呵成中亦見通透和明達,于“夜半一舟行”的左右搖曳、參差錯落間還見瀟灑及純真……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馮宜玉)
書法家簡介:王家新 別署晏園、止堂,1967年出生,祖籍遼寧。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第六屆中國書協副主席、楷書專業委員會主任、青少年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書法蘭亭獎、全國書法篆刻展、全國青年書法展評委,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館藝委會委員,中國美協理事,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院副院長,西泠印社理事,中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作品被人民大會堂、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等收藏。主編《鄧石如書法篆刻全集》。著有詩集《北溟魚》、詩詞集《頤園詩草》、書法集《中國美術館當代名家系列書法作品集——王家新卷》《王家新書法藝術》《晏園藝事》《晏園述古》。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