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2
王驍勇先生作品《草原牧歸圖》
王驍勇先生生于歷史文化厚重、多元的隴原大地。屹立于絲綢之路,融合東西方文化,包含多民族文化的敦煌文化藝術更是他用之不竭的藝術之源。他早年專攻工筆人物,從臨摹、寫生、創作深入系統地學習傳統人物繪畫和筆墨技法。在師承上受楊國光、王宏恩等多位老師的影響,人物造型上精準、傳神;在中央美院學習時跟隨胡勃等多位中國著名藝術家進行深造,于藝術水平的提升和藝術語言的表達上找尋到了獨特的個人筆墨風格。
在“成功美術館館藏當代名家作品甲辰賀新春線上展”上,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甘肅省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王驍勇先生的《奔牛圖》《草原牧歸圖》《瑪曲牧歸》《高原風情》等作品,寫意甘南高原神圣、蒼茫、遼闊,又氣象惡劣的自然環境,凸顯人物質樸、熱烈、頑強的生命精神;通過形神兼備的人物造像和豐富、強烈的色彩對比,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的鮮活。
王驍勇先生畫作《瑪曲牧歸》
從人物創作中,我們可以看到王驍勇先生始終根植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立足滋養他的這片豐沃土地,以酣暢的筆墨繪寫著高原自由靈動的生命和高原人們堅韌的人格精神。在線條律動、墨彩飛揚的畫面中,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畫家對人物形象的細致刻畫,人物個性飽滿,精神豐厚,更有濃郁的高原少數民族人文風情以及那些發著光的普通生活場景。《草原牧歸圖》中與小尺幅的畫面上表現出廣闊而豐饒的草原,身著厚實藏袍的婦女,面龐帶著淺淺的笑容望向家的方向,跟在身后的牦牛亦是抬眸望著遠方,步伐堅定卻不曾停下……。
這樣平常的畫面是高原人們生活的日常,在畫家精湛的筆墨營構中表達出對高原女性的贊歌。《瑪曲牧歸》《瑪曲晨起奶飄香》《高原風情》等三幅作品,取材甘南藏區,以藏區人們常見的生活、放牧場景為對象。開闊、廣袤的草原,連綿的遠山景象是畫家寫生所見,亦是長期身處高原的真實感受。在這幾幅畫中,王驍勇先生以藏族女性人物為題材,簡潔的筆墨營造出高原的寬博渾厚意象,通過女性勇敢、勤勞、堅韌的人物形象,張揚著高原強烈的生命意識,放映著高原藏區人民豐富的生活面貌。作品于人物細致的神態描寫和準確的動態刻畫上,在遒勁地線條和明快地墨彩組合中,在物象主、次的呼應中,使得畫面有著很強的節奏感和律動感,表達出畫家內心對生活的熱烈追求。
王驍勇先生作品《奔牛圖》
再說《奔牛圖》一畫,描繪健壯、勇猛地草原漢子,以及具有地域人文特色的牦牛。畫面中運用自由、灑脫的寫意性線條,勾勒形態各異的人物形象、奔騰的牦牛。王驍勇先生于細致地筆墨處理帶來充滿激情的草原“賽牛”場景;牦牛氣勢洶洶的情態傳神描寫,表達著頑強拼搏、一往無前的精神。這樣的畫面是畫家多次、長期深入生活的體物結果,通過用心感悟、體察草原的自然風情和人文風情,所呈現出來的一種草原獨有的野性力量之美,更表達著甘南藏族純樸、堅韌的民族個性,自由的生命張力和筆墨情趣躍然紙上。
王驍勇先生作品《草原風情》
“畫,心畫也”。書畫藝術的最終目的是精神的表現,是性情的流露。在“筆墨當隨時代”的藝術理念影響下,于現實、自然、生活的體驗和感受中,王驍勇先生不斷的錘煉自己的筆墨語言,凝練自己的畫面表現能力,使之更符合時代精神,并能準確的表達時代精神和人民昂揚的生命精神、生活激情。他的畫面往往以這種直擊靈魂的“意象造型”打動觀者,筆墨充滿著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高原生命的崇高贊美。(成功書畫家網記者 汪利利)
王驍勇先生作品《瑪曲晨起奶香飄》
畫家簡介:
王驍勇,甘肅省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一、二屆理事,甘肅省政協書畫院特聘畫家。1986年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美術系國畫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 2002年結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胡勃工作室研究生主要課程班。甘肅省“555創新人才”,甘肅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甘肅省第五屆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在2024年1月30日召開的中國美術家協會第10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王驍勇先生當選為新一屆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作品獲“第五屆全國工筆重彩畫大展”銅獎,“海潮杯全國畫大展”銀獎,“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美術作品展”銅獎,“第二屆全國人物畫作品展”優秀獎,“第七屆全國工筆重彩畫大展” 優秀獎,“首屆《朝圣敦煌》全國美術作品展” 優秀獎。《高原紅》參加“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大夏河》參加“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由美術館收藏,《祥和甘南》參加“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2014年至2017年主筆創作大型長卷《敦煌印象·絲路虹霓》,獲“甘肅省第九屆敦煌文藝獎” ,參加“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壁畫展。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