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1
范有信先生花鳥畫《駝鈴幽月最牽情》
寫意,作為中國繪畫的一種表現形式,不管是山水、花鳥、人物都是民族文化的一種體現。不同題材的繪畫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精神和生命精神,以及深遠的歷史、地域文化。然,不管是何種題材,何種形式的表達,都不是以簡單的物象呈現和自然景觀的再現為目的,而是畫家通過對自然的感受和對生命物象的體悟來呈現出豐富的生命情感,精神寄托,抒懷壯志等等內在的思想活動、審美意識。而以淋漓的水墨表現畫家主觀情感的大寫意繪畫,體現著中國人獨特的造型觀和境界觀;在“有我”與“忘我”的思想意識中,在“似與不似”的筆墨意境中,表現著造化自然之“道”。
已故隴上“墨駝”名家范有信先生的繪畫作品立足傳統文人精神,致力于大寫意花鳥的研究和創作,既有青藤白陽的狂放、蕭疏,又有八大的灑脫抒懷,他以兼收并覽的筆墨語言寫意著自然花鳥的形態,通過水墨的濃淡干濕、明暗變化表現物象的精神和氣韻神采,同時,更通過不拘形似,蒼潤大氣的筆墨寄托自己的內心壯志和人生感悟。
明代徐渭題畫詩也談到:“不求形似求生韻”。這幅《駝鈴幽月最牽情》很好的體現出中國大寫意“以形寫神”的筆墨精髓。畫面中六峰駱駝形態各異,疏簡的線條,寥寥幾筆勾勒出駱駝的面部和勁健有力的四肢,而駱駝的身體則以水與墨潑寫而出,或濃或淡,層次分明,很好的表現出駱駝皮毛的之感;虛實相生之間更呈現鮮活生動的生命意象。前方右側的駱駝體型較大,以厚重的墨色,大面積積墨而成的身體體積感,給人一種水墨淋漓的氣息和生命的厚重氣象。再看右側、后方的駱駝借以淡墨,水與墨的相互滲化來表現,筆意融于墨暈之中,以縱橫、灑脫的筆觸寫出物象的造型,看似朦朧的墨意充分展現出自然萬象自由的生命精神。而畫家的“情”則表現在駱駝俯仰昂首之間、聲聲嘶鳴以及廣袤的戈壁、沙漠它們堅韌不屈的身影中。(成功書畫家網記者 汪利利)
畫家簡介:
范有信(1943.5~1998.3)甘肅蘭州人。擅長中國畫。甘肅畫駝第一人。被詩人伊丹才讓贊譽為“范駱駝”,此后“范駱駝”在美術界廣為流傳。1966年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美術系。曾在蘭州市博物館工作,蘭州教育學院美術系主任、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